有机无机肥长期定位配施对冬小麦~(13)C同化物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不同时期光合同化物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以石麦15(SM15)为供试品种,牛粪为有机肥,采用~(13)CO_2标记的方法,设置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U)、单施牛粪(M)和有机无机配施(U+M)4种施肥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3)C同化物在挑旗期、开花期主要向茎秆和叶鞘分配,灌浆期则主要向籽粒分配;成熟期约有87.5%的灌浆期同化产物分配到籽粒中,约75.4%的开花期同化产物分配到籽粒中,而仅15.2%的挑旗期同化产物分配向籽粒,灌浆期同化产物对籽粒重的贡献最大。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间相比,挑旗期及开花期的~(13)C同化物均是不施氮与配施处理向籽粒的分配较多,单施尿素处理滞留于茎鞘中较多;灌浆期13C同化物以单施有机肥与配施处理向籽粒的分配较多,最终配施处理向籽粒分配的挑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同化产物均较多。单施有机肥处理千粒重较高,单施尿素处理穗数较高,配施处理产量结构更平衡且产量最高。由此可知,有机无机肥配施能促进各时期同化产物向籽粒的分配并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本研究结果为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及籽粒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
1 |
叶萌;严晓宇;罗承德;赵敏;向丽;刘光宇;;基于~(14)C同化物运转和分配对黄柏剥皮的再生机理[J];核农学报;2007年02期 |
2 |
H.W.B.Barlow;田玉丰;;放射性同化物和内吸溶液在果树嫩枝叶片中形成的扇形模式[J];原子能农业译丛;1980年03期 |
3 |
;苹果~(14)C同化物运输分配特性研究——周期、相关、平衡特性研究[J];山东农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
4 |
;苹果~(14)C同化物运输分配特性研究──周期、相关、平衡特性研究[J];山东果树;1981年03期 |
5 |
殷宏章;沈允钢;沈巩楙;;水稻成熟期各叶间及分蘖间同化物的运转[J];实验生物学报;1958年02期 |
6 |
张仲良;胡延玉;王化新;任光璪;陈志瑜;吴素琼;;~(14)C示踪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开花、灌浆期的光合效率及同化物的运转与分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7 |
张连忠;苹果不同植株类型和不同势力枝条碳素同化物分配习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8 |
史跃林,孙业芝,许贵民,蔡启运;温度对黄瓜光合作用及~(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的影响[J];核农学报;1991年04期 |
9 |
贾文锁,孟庆英,田砚亭;Ⅰ_214杨树苗源叶和库叶~(14)C-同化物的代谢及影响其运输、分配的因素[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0 |
张宇;陶炳炎;汤志成;;小麦籽粒形成期同化物贮运过程的统计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2年02期 |
11 |
郭卫东,李嘉瑞;猕猴桃不同时期~(14)C-同化物贮藏动态及再利用规律[J];西北农业学报;1999年03期 |
12 |
刘颖慧;贾海坤;高琼;;植物同化物分配及其模型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
13 |
严晓宇;叶萌;彭煜程;夏先福;赵敏;蒋燕;张岚;;~(14)C同化物在黄柏韧皮部的运输速率测定[J];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02期 |
14 |
王仲春;苹果幼树碳素同化物运转特性研究 Ⅲ、改变库源关系对运转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
15 |
王新鼎,金仕萍,张伟成;小麦果皮绿色层中~(14)C标记同化物在胚珠内的分配与定位[J];植物生理学报;1989年04期 |
16 |
Y.Motomura;李建华;;葡萄新梢单叶~(14)C—同化物向果穗的分配[J];国外农学(果树);1991年04期 |
17 |
王仲春;苹果幼树碳素同化物运转特性研究——I.周年运转特性[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
18 |
张敬贤;;利用环境及基因型控制作物同化物的分配[J];河北农业科学;1988年02期 |
19 |
王新鼎,郑弘;蚕豆籽粒内的~(14)C同化物的运转和卸出动态[J];植物生理学报;1992年04期 |
20 |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徐志福,倪竹如,刘智宏;利用~(14)C-葡萄糖研究水稻个体间同化物的运转与分配[J];浙江农业学报;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