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及其差异性分析——基于河南省微观调查数据
【摘要】:脆弱性分析框架为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4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TOPSIS法评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程度,并运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的差异。研究表明:(1)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结构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脆弱性的固化特征较为明显。(2)相较于压力和状态,响应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是文化景观最关键的致脆因素。(3)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程度各异:就地形地貌而言,平原型村落脆弱性高于山地型和丘陵型;不同发展路径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脆弱性梯级分化明显,生活服务型村落脆弱性最高,休闲农业型和旅游发展型次之,传统技艺型最低;地域文化基因对文化景观延续有重要影响,黄淮文化区传统村落脆弱性最高,河洛文化区最低。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