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癫蛋白质组研究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王辉  郭晓筠  许杰华  
【摘要】: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癫可由多种原发病诱发,寻找癫发病的分子基础,有望为癫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蛋白质组学研究使筛选可疑致病因子成为可能。本文就癫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同时对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做一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钟萍;赵文龙;;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文献分析[J];医学信息;2006年10期
2 武玉福;尹作祯;加莎热特·杰力勒;杨广忠;;蛋白质组学及其在骨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7期
3 胡艳;陈锐深;王昌俊;;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6期
4 郁夏风;刘锦纷;;蛋白质组学与先天性心脏病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5 姚玉芬,万春霞,张忠珍,杨英;22例腹痛型癫患者脑电图及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6 陈彩云;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继发癫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7 黄菊明;朱晓东;胡进;胡雷;;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8 郭敏;秦玉瀚;黄明军;樊民强;张更法;祁涛;张丽娟;;癫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9 殷晓玲;张志强;;癫诊断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10 甘全喜;张小智;;哌罗匹隆致癫发作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11 李小会;;蛋白质组学在肾病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12 夏杰;王卉;张其梅;;38例癫性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5期
13 郭青云,上官明;妥泰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的临床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14 闫丽红,程喜红,崔爱琴;长程脑电监测在难治性癫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15 庞保东,曹丽华,刘寅,吴家骅,李树华,张琰;托吡酯治疗6个月以内小儿癫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4年02期
16 王腾科,朱毅;Caveolae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17 张一中;张秋丽;杨卫华;;16例癫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18 林久銮;周文静;;脑电偶极子定位在癫外科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11期
19 赵培西;王磊;文爱东;;奎硫平诱发癫发作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20 江文,黄远桂;女性与癫[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唐福林;姚志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Sa抗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养军;应万涛;刘科辉;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评价的标准蛋白质试验设计与样本制备[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雷;王珺;林标扬;严世贵;杨国敬;;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学任;魏路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肺部疾病应用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吴志勇;;自由流电泳(FFE)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与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合作实验室成立[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8 汪世华;胡开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9 陈彧;崔亚洲;宗美娟;韩金祥;;胰腺癌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顾国浩;蒋敏;;肿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学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丽;重型肝炎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刘军莲;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张波;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激活及其蛋白质组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4 缪勇;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丁力;喜树碱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冯钜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复旦大学;2005年
8 卢玲;脑和冠状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差异及decor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宫萍;6-OHDA诱导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蒋宝贵;我国伯氏疏螺旋体致病性及感染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照;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蛋白的蛋白质组学二维凝胶电泳分析及卡维地洛的干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柳晓东;蛋白质组学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D];青岛大学;2005年
3 李征宇;顺铂作用卵巢癌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韩娟;SELDI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6年
5 刘海霞;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张妍;HCMV致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血清蛋白标志物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7 郑小莉;ONO-AE-248诱发中性粒细胞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泸州医学院;2006年
8 庞小刚;氧化胁迫下拟南芥根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庞盼姣;2型猪链球菌强毒株与无毒株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何伟伟;SELDI筛选的肺腺癌血清标志蛋白和传统肿瘤标志物的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月辉;蛋白质组学在美逐步形成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抓紧蛋白质组学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黎明;科学新宠——蛋白质组学[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前线;蛋白质组学产业正逐渐形成[N];中国经营报;2001年
5 麦国荣;蛋白质组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王雪飞 吴志军;首建人类器官蛋白质组“蓝图”[N];健康报;2006年
7 特约记者 郝成涛 记者 于春光;为肿瘤疾病的防治研究开辟新途径[N];解放军报;2009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吴志军 郝成涛;为科学攀登搭建精神高地[N];解放军报;2010年
9 阳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潘文;提高基础及应用研究水平[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