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
【摘要】: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与对氨基苯甲酸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乙二胺N,N-二(4-乙酰胺苯甲酸)二乙酸(H4L),并以此为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Sm3+、Gd3+、Eu3+和过渡金属离子Mn2+、Fe3+组装得到系列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及热重-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与结构表征的分析,配合物的组成为M(HL).3H2O(M=Sm3+,Eu3+,Gd3+,Fe3+)或者M(H2L).3H2O(M=Mn2+).配合物Gd(HL).3H2O的荧光发射光谱中没有离子特征谱图,而配合物Eu(HL).3H2O在618 nm处5D0→7F3跃迁的发射峰最强.配合物Gd(HL).3H2O的弛豫率为7.43 mmol/(L.s),体外弛豫性能明显提高.
|
|
|
|
1 |
王毓明;俞国祯;;配位数为四的配合物为何有两种不同的空间构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2 |
徐延瓞;配位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一)[J];化学世界;1987年01期 |
3 |
马衡;谢良锋;;硝基配合的M~(-N)配键以及它们某些红外波数的规律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
4 |
木冠南;;Al_2O_3自溶液中吸附Cu~(2+)及其配合物[J];云南化工;1988年01期 |
5 |
谢桂泉;杨文清;;若干3d过渡金属的布洛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6 |
甘新民,唐宁,张文军,谭民裕;1,8-萘啶氮氧化物钪(Ⅲ)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1989年03期 |
7 |
王君,宋玉林,胡学君,段井林;稀土与芦丁的配合物[J];应用化学;1989年05期 |
8 |
徐钟隽;吴怀琴;潘教麦;;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及其与铅的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9年09期 |
9 |
田清平,沈联芳,姚克敏,扬硕望;丝氨酸及其La~(3+)配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参数的pH依赖性[J];波谱学杂志;1990年03期 |
10 |
何庆瑜;梅振华;张亚梅;;以水杨醛和氨基酸缩合形成的亚胺为配体的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氧合反应(摘译)[J];暨南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11 |
段景林;王君;宋玉林;胡学君;;稀土金属离子(Ln~(3+))与檞皮素(H_5Q·2H_2O)配合物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12 |
王振民;张洪云;贾汉东;金佩珩;车得基;陈建勋;;1,1’-二[N-(O-氯苯甲酰腙乙基)]二茂铁和它的Cu(Ⅱ),Co(Ⅱ),Zn(Ⅱ)的配合物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2期 |
13 |
邢雅成,魏涛,李小静,闫兰,杨汝栋;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希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3年02期 |
14 |
温德才;硝酸铒与DL—α—蛋氨酸配合行为研究[J];龙岩师专学报;1993年03期 |
15 |
钞建宾,陈亮,冯育林,王晋文,刘小明;氟哌酸及其衍生物与d~(10)组态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6 |
金林培;王斌;陈学太;康北笙;;Y(TTA)_2(TPPO)_2NO_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7 |
邢雅成;李小静;闫兰;杨汝栋;;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8 |
袁瑾;李聪;钟惠民;刘国清;;镉离子—氨基酸配合物的研制[J];云南化工;1993年02期 |
19 |
宋永会,李辉,刘清亮;镧—菸酸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化学键性质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20 |
叶钊,张汉辉,杨融生,蔡妙庄,陈维钧,何文询,福州大学化学工程系,福州大学化学系,福建省测示技术研究所;[Cu_2(OAc)_4(Ur)(H_2O)](H_2O)_2的合成和光谱及热[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