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0年褡裢地区秋季黄河气旋统计分析与预报
【摘要】:利用2004—2010年间M icaps地面天气图,对褡裢地区秋季黄河气旋发生、移动趋势、消亡及其对褡裢地区天气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0年褡裢地区秋季79次降水中,有23次是黄河气旋影响所致;影响褡裢地区降水的主要是一类黄河气旋。黄河气旋的预报着眼点:40—45°N有锋区存在,新疆有小槽移出,当小槽移至100°E附近并发展时,槽前常有黄河气旋生成;黄河上游地区有暖性低涡或倒槽存在,新疆高空槽移近时,由于槽后冷空气的加入,倒槽被切断,形成黄河气旋。黄河气旋的移动方向与500 hPa槽前气流方向基本一致。
|
|
|
|
1 |
黄彬;陈涛;康志明;向纯怡;;诱发渤海风暴潮的黄河气旋动力学诊断和机制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
2 |
靖凤伟;杨永国;邓世赞;陈翔宇;;洪水灾害模拟及评估[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4期 |
3 |
张邦维;;壮观迷人的极光[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7期 |
4 |
姜瑛子;多布杰;央珍;;浅谈高空探测气球及其正确使用[J];西藏科技;2011年05期 |
5 |
支秉毅;林念萍;陈晟;;关于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