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岭矿田古构造应力场特征
【摘要】:本文应用PC—1501机对香花岭矿田的节理进行了优势产状求解、定量配套、主应力轴方向计算及方位图的绘制。证实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的三期构造应力场分别为:南北向、东西向及北西向主压应力作用的结果,它们分属于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压应力在三度空间上呈波状传递,较好地解释了现今宏观构造的格局。并从构造的角度得出北东向节理裂隙是本区最佳容矿构造的认识。
|
|
|
|
1 |
林纪曾,梁国昭,赵毅,谢明富;东南沿海地区的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J];地震学报;1980年03期 |
2 |
李华英;;美刊载文谈地球应力场的现场测量[J];国际地震动态;1980年02期 |
3 |
钟新基;广西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及构造应力场的分析[J];华南地震;1981年00期 |
4 |
王春林;初论湖南构造应力场的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1年01期 |
5 |
艾南山,Scheidegger,A.E;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英文)[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
6 |
王仁,黄杰藩,孙荀英,安欧,郭世凤,宋惠珍,潘善德,黄庆华,沈淑敏,杨建华;华北地震构造应力场的模拟[J];中国科学B辑;1982年04期 |
7 |
余祖成;与断层有关的几种帚状构造应力场的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8 |
刘锁旺,甘家思,薛宏交;长江三峡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J];地震地质;1983年01期 |
9 |
万天丰;构造应力场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1期 |
10 |
许忠淮,阎明,赵仲和;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J];地震学报;198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