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输入具有饱和非线性的离散系统闭环稳定性

张桂香  曾利权  
【摘要】:基于矩阵范数和离散时间系统李雅普诺夫定理,给出了控制输入具有饱和非线性特性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闭环渐近稳定性判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支希哲,孟光,顾致平,朱西平;一个离散时间系统稳定性判据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1期
2 史忠科;离散系统鲁棒稳定的简化条件及其反馈控制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3年02期
3 陈志梅,赵志诚,张井岗,曾建潮;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变滑模变结构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9期
4 徐伟业;李小平;洪梅;;基于移序特性的Z变换分析三步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5 黄献青,瞿坦,陈锦江;离散时间系统容错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年01期
6 马克茂,王子才,张德成;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的新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年03期
7 李文林,户清文;离散不确定系统预估+步长修正变结构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3年01期
8 李昇平;MIMO离散时间系统混合l_1/H_2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年01期
9 陈少昌;潘海深;宋立忠;;基于神经网络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许建强;陈树中;;基于快速输出采样的MIMO离散系统变结构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6年03期
11 宋立忠;李槐树;姚琼荟;;基于趋近律方法的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3期
12 俞向罡;顾兴源;;一类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鲁棒控制[J];自动化学报;1992年05期
13 张纪峰,陈翰馥;用确定性激励设计的适应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3年02期
14 郭秋丽,李文林;离散时间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J];科技通报;2004年05期
15 赵亚丹;王亚慧;;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拟滑模控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6 沈艳军;;一类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有限时间控制问题[J];控制与决策;2008年01期
17 赵亚丹;王亚慧;程培新;;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拟滑模控制改进算法[J];计算机仿真;2008年11期
18 郑艳;;一类非匹配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滑模控制[J];系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19 杨洪勇;张嗣瀛;;离散时间系统的多智能体的一致性[J];控制与决策;2009年03期
20 吴磊磊;;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分段趋近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林;谢建华;李传光;;一种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蒋冬梅;赵荣椿;陈新海;;带饱和非线性对象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及应用[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3 钟先琼;向安平;程科;蔡青;;高阶色散下饱和非线性负折射介质中的调制不稳定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李卓;张明;;离散时间系统的H_∞滤波问题[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郁文生;王龙;;关于传递函数严格正实性定义的几点注记[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少远;曹保定;;离散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重新参数化[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陈彭年;韩正之;;C*代数上离散时间系统的镇定[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胡永进;黄显林;尹航;申冬冬;;基于最优Anti-windup理论的目标模拟器的控制器设计[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张跃;段镇;;导弹滚转通道稳定控制与舵机技术指标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10 陈彭年;;离散时间部分线性化系统的输出反馈镇定[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士元;含有控制时滞离散时间系统的最优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辛焕海;参数不确定性和饱和非线性对电力系统稳定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郭良栋;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汉鹏;分岔式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章伟;几类不确定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石厅;不确定输入饱和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姚伟;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网络预测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保勇;时滞系统稳定与控制: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魏爱荣;饱和控制系统稳定性及干扰抑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肖民卿;Delta算子系统若干控制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刘敏;离散时间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刘太珲;状态饱和系统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翠芳;饱和非线性LSSM支持的光孤子[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建侠;多电机同步联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消隙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李忠娟;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6 姚学科;离散系统变结构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7 贾子奇;具有输入饱和的不确定系统的保成本控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王海红;非线性离散时滞系统最优控制近似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赵世峰;离散变结构控制的研究及其在UPS控制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王瑞;基于GSHF的离散时间系统零点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彧;IT自考学习资源大搜索(三)[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2 ;MatLab为嵌入设计建模[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