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扇形组合塔部分斜拉桥传力机理研究
【摘要】:位于福建平潭的安海澳大桥是一座主跨150 m的三跨部分斜拉桥,设计方案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了由5片钢管混凝土拱形塔柱和弧形钢管拼装成的扇形组合桥塔.为研究此类异型主塔部分斜拉桥的空间传力机理,制作了1∶25缩尺的全桥试验模型,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并结合实桥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探讨了各单项荷载作用下主塔、主梁和拉索的受力状态和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扇形组合塔通过拉索承担约10%的汽车荷载作用,主塔与主梁的活载分配比例维持在1∶9;与连续梁桥相比,汽车荷载作用下部分斜拉桥的主梁最大应变和跨中挠度可减少约10%;随着荷载等级增至2.0倍等效车道荷载,主梁挠度、主梁应变、拉索索力增量和主塔塔柱应变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线性变化.汽车荷载或基础沉降作用下,此类扇形组合塔的中塔柱和次塔柱整体应力水平较高,承担拉索传递的大部分荷载,中塔柱、次塔柱、边塔柱各自承担的荷载比例约为10∶10∶1;塔柱曲线段与直线段的顺接点处截面和塔柱底部截面的钢管受力最大.相比汽车荷载与基础沉降作用,钢管混凝土扇形组合塔对温度作用比较敏感,各塔柱整体应力水平相当,塔柱顶部截面钢管受力最大.
|
|
|
|
1 |
胡涛;;基于传力机理的斜拉桥钢锚梁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2020年03期 |
2 |
彭晶蓉;贺拴海;王凌波;;曲线部分斜拉桥成桥阶段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
3 |
袁辉辉;陈如凌;吴庆雄;杨恒;;钢管混凝土扇形主塔部分斜拉桥的受力性能与设计优化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年04期 |
4 |
谢志恒;张玉平;武娟;;株洲湘江四桥部分斜拉桥静载试验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8年03期 |
5 |
张宏远;;三塔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的分析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6期 |
6 |
孙振;汪罗英;张伟;;部分斜拉桥结构性能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7年S2期 |
7 |
张运波,林玉森,高伟,赵忠旺;部分斜拉桥的索力测试与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05期 |
8 |
郭成超,刘晓伟;部分斜拉桥的索鞍设计[J];河南科学;2004年02期 |
9 |
陈宝春,黄玲,吴庆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J];世界桥梁;2004年04期 |
10 |
张宏伟,郑海东,郑一峰;部分斜拉桥构造设计[J];公路;2005年05期 |
11 |
张强,卫军,文武松;世界首座双层交通预应力斜拉桥—澳凼三桥[J];桥梁建设;2004年02期 |
12 |
陈亨锦,王凯,李承根;浅谈部分斜拉桥[J];桥梁建设;2002年01期 |
13 |
翁晓红,管鄂,潘武生;斜拉桥缆索动力特性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4 |
叶凡晶;;某部分斜拉桥自振特性研究[J];安徽建筑;2013年03期 |
15 |
庞建军;;部分斜拉桥斜拉索锚固与施工工艺技术[J];山西建筑;2011年05期 |
16 |
孙召葆;连乐强;;部分斜拉桥及结构设计初探[J];交通科技;2009年06期 |
17 |
王敏;费秉胜;房振叶;;双塔部分斜拉桥自振特性仿真分析[J];河南建材;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