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长江;阿肯江·托呼提;严跃成;;基于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6年02期 |
2 |
李宏男,孙鸿敏;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5期 |
3 |
李华军,方辉,S.L.James.Hu;工程结构损伤定位方法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4 |
王中要,郭秀文,王珂,柴文广;用残余力向量进行连续梁损伤诊断[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5 |
李创第,李桂青,黄任常;连续随机结构在随机荷载下的动力可靠性分析[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6 |
林志明,张雄;火灾混凝土损伤诊断的进展[J];建筑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
7 |
黄斌,徐杏华;新的谱随机有限元方法在随机结构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
8 |
邱颖,任青文,朱建华;基于小波奇异性的梁结构损伤诊断[J];工程力学;2005年S1期 |
9 |
郭书祥,冯元生,吕震宙;随机有限元方法与结构可靠性[J];力学进展;2000年03期 |
10 |
李书进,沈少波;日本既有混凝土结构物的质量检验与诊断方法[J];混凝土;2003年10期 |
11 |
陈剑平,石丙飞,王清;工程岩体随机结构面优势方向的表示法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
12 |
雒卫廷;陈建军;刘德平;;结构边界条件随机性的加权残值处理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11期 |
13 |
陈建兵,李杰;随机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的极值概率密度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6期 |
14 |
杜德润,仇德伦,李爱群,王修信;神经网络技术在土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4年08期 |
15 |
雷慧,李命成;基于柔度的神经网络结构损伤诊断方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6 |
卢文艳,陈松;参数随机结构动力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4期 |
17 |
胡迪春;;应变模态在钢架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6期 |
18 |
李杰,陈建兵;随机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19 |
张强;施凤英;刘建新;;随机参数结构频率响应函数的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6年02期 |
20 |
张义民,陈塑寰,周振平,刘铁强;静力分析的一般随机摄动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5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