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模态抗震设计中的多模态静力推覆分析
【摘要】:将模态推覆分析方法与用自适应的加载方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模态静力推覆分析方法.运用模态推覆分析将多自由度体系解耦成每阶模态对应的单自由度体系,对于每阶模态下的推覆分析,当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采用自适应的加载方式,得到每阶模态下结构的反应.将结构推至每阶振型下的目标位移,采用SRSS组合的方式得到结构的响应.对应每阶振型下推覆分析的目标位移采用非弹性能力谱方法来计算.对不同高度的多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在8度罕遇地震下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本文的静力推覆分析所得的结构响应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的结果吻合较好.
|
|
|
|
1 |
沈蒲生;龚胡广;;多模态静力推覆分析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体系抗震评估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6年08期 |
2 |
陆铁坚;刘桂平;余志武;;侧向荷载分布方式对混合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
3 |
陆铁坚;刘桂平;余志武;;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2期 |
4 |
梁焕新;景亭;颜潇潇;吴尚荣;;四川烟草兴业大厦结构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
5 |
黄亮;邓开国;石军;张林峰;;博瑞创意成都超限高层混合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0年09期 |
6 |
叶霖,李永和;评估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静力弹塑性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7 |
李刚,刘永;不同加载模式下不对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8 |
张晓明;刘云涛;王汝丽;;改进型混合式交错桁架静力弹塑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22期 |
9 |
刘忠臣;;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
10 |
李刚,刘永;三维偏心结构的Pushover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5期 |
11 |
王新玲;曹双寅;;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Pushover分析及支撑优化[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2 |
王新玲;杨建中;张龑;毕淑萍;;人字支撑复合结构的合理耗能机制选择分析[J];工业建筑;2007年11期 |
13 |
应丹君;;竖向不规则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侧向荷载分布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14 |
肖勇毅;混合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控制[J];福建建筑;1998年03期 |
15 |
薛茹;混合结构房屋抗震问题浅析[J];焦作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16 |
谢成新,吴能森;混合结构房屋墙体开裂原因及预防[J];林业建设;1998年02期 |
17 |
郑浩,王全凤;对“外钢框架——砼核心筒结构”的初步探讨[J];福建建筑;2000年03期 |
18 |
张泳材;混合结构楼板裂缝的分析与处理[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9 |
李国强,丁翔,郑敬有,周向明;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分区耦合分析模型及开裂层位移参数分析[J];建筑结构;2002年02期 |
20 |
周向明,李国强,丁翔;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模型[J];建筑结构;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