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八钢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生产的分析

丛培东  
【摘要】:对搞好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生产进行探讨。认为必须从提高对焦炭、精料与高炉操作的一些认识入手,才能正确选用技术措施,减少高炉生产的波动次数与幅度,达到长期稳定顺行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宝银;;西钢高炉崩料的原因及处理[J];炼铁技术通讯;2010年02期
2 张长印;;提高焦炭质量 服务钢铁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9期
3 涂春林;;涟钢大高炉炼铁生产技术进步[J];黑龙江冶金;2011年03期
4 邢华清;王斌;王聪渊;;高炉有害元素控制技术[J];河北冶金;2011年08期
5 周连斌;;浅谈如何保持高炉长期稳定生产[J];四川冶金;2011年02期
6 仵玉玲;李增伟;;论焦炭质量与炼铁生产[J];炼铁技术通讯;2010年02期
7 张双龙;任利军;许秋生;;大容积高炉用捣固焦的研究及应用[J];燃料与化工;2011年04期
8 刘竹林;王建丽;;高炉操作线的限制条件与其斜率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唐顺兵;;焦炭质量对大型高炉稳定生产的影响[J];炼铁;2011年03期
10 胡俊鸽;王再义;陈妍;周文涛;郭艳玲;;日本钢铁业研究的减排CO_2炼铁新技术[J];冶金丛刊;2011年03期
11 潘会见;谢爱平;;新钢6号炉炉型维护[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王丽丽;客海滨;武振宇;郑江艳;杨炯照;;唐钢3200m~3高炉操作制度研究[J];河北冶金;2011年06期
13 刘昌明;张玮;;张钢1350m~3高炉上料程序的改进[J];科学之友;2011年18期
14 薛士科;谢春德;马艳丽;;煤质与配煤结构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J];洁净煤技术;2010年02期
15 王维兴;;高炉炼铁精料技术内容[J];炼铁技术通讯;2010年02期
16 肖命冬;钟树周;;韶钢大型高炉风口焦取样及分析技术研究[J];南方金属;2011年03期
17 郭宪臻;魏国;沈峰满;牛卫军;;煤粉-菱镁石混合喷吹对安钢高炉操作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18 涂春林;;烧结矿分级入炉在涟钢7号高炉的应用[J];南方金属;2011年03期
19 聂长果;姚本洪;;马钢2号高炉炉况处理实践[J];安徽冶金;2011年02期
20 孙宝银;;西钢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J];炼铁技术通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家庭;;焦炭质量对攀钢高炉的影响[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蒋胜;;焦炭质量对攀钢4#高炉喷煤量的影响[A];全国高炉喷煤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储谦慎;;焦炭质量对高炉操作及生产指标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4 习立阳;王彩永;白雄飞;;石钢2~#高炉低机烧矿配比的生产实践[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福明;钱世崇;张建;毛庆武;苏维;;首钢京唐5500m~3高炉采用的新技术[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09年
6 李志全;毕耜友;贾文君;张红闯;胡文强;杨春生;;邯钢高炉典型料制的实物模型模拟及径向参数解析[A];2010年全国炼铁新技术应用及节能减排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王宝新;李强;王景刚;;天铁3~#高炉高效低耗生产实践[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09年
8 张家徽;;北钢3~#高炉提高喷煤比需解决的问题[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09年
9 冯艳国;武建新;马志国;刘巍;李海涛;肖雪峰;张立波;;宣钢9号高炉挖潜降焦生产实践[A];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东英;;高炉喷涂的炉内操作经验汇编[A];2011年全国炼铁低碳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剑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炉料面温度场在线检测系统研究及其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2 郭术义;高炉回旋区湍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梁栋;烧结配料、高炉生产及调度过程优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姜鑫;高炉炉料中合理利用含MgO原料的基础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杨士岭;高炉出铁口炮泥加工机理及开铁口装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春林;高炉炉顶煤气温度分布模式识别神经元网络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2 韩建臻;酒钢高炉操作制度与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胡蒙均;新临钢高炉入炉焦比的系统预测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兴艳;高炉用焦炭高温抗压强度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5 王昌军;高炉料面区域温度特征智能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勇;碱金属在高炉冶炼中反应行为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7 吕大光;焦炭质量预测及高炉优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侯健;高炉炉况判断及异常诊断[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绪平;高炉异常炉况诊断专家系统[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导利;提高龙钢高炉喷煤量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锋;在多变的市场条件下优化高炉操作[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2 记者 刘祥 通讯员 张娜 郑辉 傅桂英 陈洋;河北钢铁承钢“重拳”保焦炭质量[N];中国冶金报;2011年
3 杨雄飞;改善矮高炉应用性能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4 ;高炉形状变化对高炉操作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5 崔赵蕾;莱钢焦化厂焦炭质量水平显著提高[N];中国冶金报;2011年
6 田青 徐万飞;马钢煤焦化焦炭质量稳定达标[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胡俊鸽;高Al_(2)O_(3)炉渣对高炉操作的影响及改进措施[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8 记者 冯晓彤 通讯员 程爱玲;“用户的需求,是我们的方向”[N];首都建设报;2011年
9 记者 宋家辰 刘敬元;鞍钢新1号高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王奇;为高炉大型化提供优质焦炭[N];中国冶金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