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

刘晓  杨洁  张慈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冕;彭玲;;产业转移进程中湖北物流业发展策略探析[J];物流技术;2008年11期
2 周文涛;胡姗姗;刘龙燕;卢亚迪;;基于产业转移视角的产业集群发展探究——以黄梅纺织服装产业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05期
3 魏国江;陈晓枫;;台湾地区产业链特征与主要问题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为例[J];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4 王兴中;;产业配套能力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探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1期
5 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6期
6 梅良勇;刘勇;;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耦合的产业承接及其金融支持——以武汉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7 季语;;聚焦中原:产业转移中的新机遇[J];中国服饰;2008年04期
8 陈笑颜;研祥;;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在博弈[J];江苏纺织;2011年01期
9 孙邦琴;;产业转移 在创新、提升中进行[J];江苏纺织;2008年07期
10 杨伟才;;加快东西部化工合作 建设有特色的白银园区[J];化学工业;2008年10期
11 邹毅;;武汉产业链承接大潮中的房地产投资机遇[J];中国商贸;2009年08期
12 宋佳;刘文雅;;区域协调思路下的东西部产业转移模式探究[J];北方经济;2011年07期
13 宁坚;张学兵;;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以四川省“十二五”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3期
14 梁思奇;车晓蕙;;珠三角产业大转移[J];瞭望;2008年03期
15 杨海峰;;产业裁员未必是坏事[J];通信世界;2008年04期
16 尹磊;;西部承接东部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才智;2009年33期
17 朱剑;徐维祥;张志纲;黄艳;;群体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9年12期
18 王溶花;陈玮玲;;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应对思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3期
19 郝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忘不了服饰公司董事长 罗美元 要努力解决产业转移“水土不服”问题[J];纺织服装周刊;2008年08期
20 何文;;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提高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能力——以梧州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铁山;;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北京都市区的实证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春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贺州工业发展[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郝志功;赵彪;;廊坊如何应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调整趋势[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5 何坚明;李艳;;珠三角PCB产业转移趋势[A];第十一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7 周柯;陈役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就业空间探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王静文;;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能否模仿“雁行模式”[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秋琴;曾南城;;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步伐[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远;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D];暨南大学;2012年
3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叶琪;基于包容性发展视阈的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存贵;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先裕;国际产业转移环境下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战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2 祝言抒;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城乡产业统筹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超平;广东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5 魏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6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福晴;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园区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健通;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9 韦玉莹;新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冷景菲;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协调性与互补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玫程连红;力促产业链向“承接地”延伸[N];深圳商报;2008年
2 俞新美 陆峰;海门成沪上产业转移新“飞地”[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程久龙;富士康: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从A迁到B”[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吴飞;“西部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啸伟;构筑以城带乡产业转移的载体[N];新乡日报;2009年
6 刘文;佛陶产业转移重在升级[N];消费日报;2008年
7 国泰君安 王稹 方馨;民工荒难引发产业转移 需求旺盛提升家电业投资价值[N];通信信息报;2010年
8 记者 程茂林通讯员 詹政伟;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N];嘉兴日报;2008年
9 刘永良;永定承接广东电子产业转移[N];福建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波 特约记者 林国雄;围绕韶钢韶冶做大产业链[N];韶关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