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齐善忠,李福兴;河西走廊临泽样区土壤系统分类研究[J];土壤与环境;2000年04期 |
2 |
金峰,杨浩,赵其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土壤;2000年01期 |
3 |
沈雨,黄耀,宗良纲,张稳,徐茂,刘林旺;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3年11期 |
4 |
吴家耀;;亚马孙地区胡椒生长和土壤pH的关系[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78年04期 |
5 |
何振立,朱祖祥,袁可能;几种粘粒矿物和土壤表面吸附态磷的解吸(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9年04期 |
6 |
骆永明,黄昌勇,袁可能,朱祖祥;渍水植稻环境中土壤DTPA浸提态锌动态的研究[J];土壤通报;1991年S1期 |
7 |
;新型土壤分析仪[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2年03期 |
8 |
于继洲;卫春智;续焕香;王立成;;太原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微肥应用效应[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9 |
潘洁,毛建华,陆文龙,郑鹤龄,孟繁雨,张宝祥,郭秀芳;垃圾肥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1998年03期 |
10 |
缪绅裕,陈桂珠;模拟湿地系统中土壤氮磷释放的动态研究[J];生态科学;1998年02期 |
11 |
单正军,朱忠林,蔡道基;高特克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降解[J];农业环境保护;1999年02期 |
12 |
陈兴福,丁德蓉,刘岁荣,黄文秀,卢进;川麦冬土壤的成土因素与理化特性研究[J];土壤通报;1999年02期 |
13 |
孙海容,赵爱东;利用高硫煤矸石改良土壤的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9年03期 |
14 |
陈杰,龚子同,Hans-Peter Blume;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土壤中主要元素的迁移与富集[J];极地研究;2000年02期 |
15 |
李恋卿,潘根兴,张平究,张旭辉,褚秋华,邱多生;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表层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Pb、Cd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1年11期 |
16 |
张旭辉,李恋卿,潘根兴;不同轮作制度对淮北白浆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与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1年02期 |
17 |
金峰,杨浩,蔡祖聪,赵其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J];土壤学报;2001年04期 |
18 |
刘世梁,黄耀,沈其荣,宗良纲,蒋定安,黄洪光;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的检验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1年06期 |
19 |
林崇献;土壤与农业地质土壤[J];广西地质;2001年01期 |
20 |
曾文龙;土壤对铵、钾及磷酸离子吸附固定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