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压辊材料及形状对纤维铺放压紧效果的影响

段玉岗  闫晓丰  李超  张小辉  
【摘要】:近年来纤维铺放(AFP)技术被广泛用于大型复杂飞机复合材料构件成型。为了保证纤维铺放过程的一致性,纤维铺放压辊必须在适应芯模型面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压紧力分布均匀性。鉴于此,对不同弹性模量的压辊材料进行了试验分析,薄膜压力传感器及超声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低弹性模量的压辊材料变形较大,较好地适应了芯模表面,压力分布相对均匀且可以减少铺层的层间孔隙数量,硅橡胶压辊比聚乙烯压辊压紧力分布均匀性提高了50%~60%,铺层孔隙率降低了92.1%。针对孔隙分布主要集中在压辊两端及压紧力在压辊两端下降幅度较大的问题,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压辊端部进行斜端面优化,得到最优倾斜角度为20°;测试结果表明斜端面压辊压力分布均匀性比直断面压辊提高了42.9%,铺层孔隙率下降了51.6%。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莉;张翔;陈军;郭广平;李喜孟;;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复合材料孔隙二维形貌几何仿真[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0年04期
2 邓火英;顾轶卓;李敏;张佐光;;热压罐成型变厚度层板缺陷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7年06期
3 涂适存,李兴周,沈蓉影,满淑鹏;用动态介电分析技术监控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J];航空学报;1983年02期
4 余瑞莲;汪明;李弘瑜;杨云华;冯志海;;RTM成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8年02期
5 虞红;90年代的新型材料[J];上海航天;1991年05期
6 王花娟;杨杰;刘新东;刘小建;;装配间隙对GF/E螺栓连接强度的影响[J];宇航材料工艺;2008年01期
7 罗俊;关永安;;无人机全复合材料主起落架支柱的研制[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5期
8 朱颐龄;设计玻璃钢复合材料结构物时的一些考虑[J];航空学报;1981年04期
9 李锐,宋焕成;复合材料涡轮风扇叶片的发展[J];航空学报;1987年08期
10 Edward R.stover;李光紫;;增强四维结构[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87年02期
11 李顺林;复合材料损伤疲劳与断裂研讨会在南京召开[J];航空学报;1990年02期
12 J.Hamilton;R.Chan;李德清;;石墨/环氧航天器设备的设计、分析和试验[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0年12期
13 张惠丽;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新进展[J];航天制造技术;1992年01期
14 赵小虎;沈志刚;王鑫;邢玉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研究[J];宇航学报;2006年06期
15 邓冬梅;周来水;安鲁陵;王桂宾;;矩形件优化排样的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7年04期
16 卡罗尔·西弗林;孙立;;波音787维修进展 787 Maintenance Progress[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7年03期
17 刘书岩;梅中义;;航空复合材料车间物料配送系统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05期
18 宋育红;;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在飞机设计时的最优选择[J];大众科技;2009年06期
19 王毅;徐永东;张立同;成来飞;;3D C/SiC-Ta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及机理[J];宇航材料工艺;2009年03期
20 张鉴炜;江大志;曾竟成;肖加余;;碳纳米管及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九领;鲁金华;;复合材料失效分析[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2 益小苏;王震;刘志真;杨慧丽;丁孟贤;李宏运;;高韧性树脂转移模塑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技术[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C];2009年
3 原崇新;顾轶卓;李敏;张佐光;;蜂窝夹层结构胶接质量与面板质量工艺因素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乌江;康亚丽;张振军;郑晓泉;;两种典型星用聚合物介质抗内带电改性防护技术研究[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汪海;朱菊芬;郭杏林;;复合材料缝合结构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6 宋美慧;陈国钦;武高辉;修子扬;贾巍;;Grf/Mg复合材料在空间反射镜支撑结构中的应用[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石南林;张露;宫骏;孙超;;纤维增强Ni基合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德玉;李少华;;复合材料气动弹性剪裁技术工程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莫毓敏;张佐光;顾轶卓;李敏;孙志杰;;一种新型氰酸酯树脂流变特性及其改性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宪学;孙侠生;段世慧;陈文浦;;复合材料前掠机翼气动弹性剪裁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昌平;共注射RTM制备承载/隔热/防热一体化复合材料[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孟黎清;飞机蜂窝结构动态冲击下的破坏机理及吸收能量分配机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旭;合金元素对Cf/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性能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闫光;轴压载荷下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叶强;层合复合材料的粘聚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杨慧;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冯军宗;炭气凝胶及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马存旺;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分层特性及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赵美英;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失效分析及强度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徐颖;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及冲击后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建彪;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汪玮;运载火箭加速级复合材料载荷承力结构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孙旋;复合材料加筋板冲击损伤模拟和剩余强度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张威;基于FBG传感器对复合材料固化过程和抗冲击性能监测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苟欢敏;复合材料智能格栅结构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宁素娟;具有传感和驱动功能的碳纤维柔性蒙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高波;面向飞机复合材料车间MES的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李开越;大梁带铺放机的概念设计与运动仿真[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9 于雷;复合材料薄壁回转体锥度在机测量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科伟;复合材料/钛合金板冲击损伤分析与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洋洋;澳大利亚将试飞模块化全复合材料无人机[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陈亚莉;法国政府实施全复合材料机身计划[N];中国航空报;2007年
3 王莉芳 吴玉国;中国研制成功全复合材料平尾[N];中国航空报;2006年
4 黄丽娟记者 王方遒;哈飞牵手空客公司[N];哈尔滨日报;2007年
5 毕鸿章;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用量越来越大[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黄建中;AC311首件国产复合材料 星形件研制成功[N];中国航空报;2010年
7 记者 束洪福;空客A380飞抵中国[N];科技日报;2006年
8 毕鸿章;英国采用纤维铺层系统生产飞机机身[N];中国建材报;2007年
9 记者 赵晖 实习生 靖永坤;天津工大复合材料“支”起嫦娥二号[N];天津日报;2010年
10 洪山;全复合材料机体无人直升机面世[N];中国航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