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正强;张怡哲;邓建华;陈琪;;基于LS-SVM飞机大迎角动态辨识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9期 |
2 |
何植岱;C_(nβ.dyn)作为大迎角稳定性判据的分析[J];航空学报;1988年10期 |
3 |
屠兴,武文康;亚、跨音速时尖头旋成体在大迎角时的法向力特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5年04期 |
4 |
李建英,王宗栋,杨永年;单板机在气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大迎角非对称载荷的自适应控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87年04期 |
5 |
王良益;亚、超音速细长翼身组合体大迎角气动特性的计算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6 |
刘冰,高仍清;F—16飞机大迎角飞行特性分析[J];飞行力学;1995年02期 |
7 |
张曙光,方振平;大迎角飞行品质的研究进展[J];飞行力学;1998年01期 |
8 |
于欣芝,杨永年,巫泽,王达选,王宗栋;控制大迎角非对称力的头部旋转法[J];航空学报;1986年05期 |
9 |
刘昶;;大迎角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一)[J];飞行力学;1989年02期 |
10 |
朱自强,贾剑波;三角翼大迎角不可压粘流的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1996年06期 |
11 |
李树有,王启,张培田;飞机失速/尾旋特性的预测和试验研究[J];飞行力学;2000年03期 |
12 |
黎康,方振平;分叉分析方法在大迎角控制律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3年04期 |
13 |
蔡庆生;前掠翼大迎角低速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和升力估算[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7年04期 |
14 |
鲍国华;机翼大迎角涡破裂时气动特性计算方法的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8年03期 |
15 |
李帆,周凤岐,周军;大迎角下导弹气动耦合控制系统分析[J];飞行力学;2001年01期 |
16 |
范召林,吴军强,贺中,董臻东,武春祥,刘伟,朱庆洪;高速风洞超大迎角试验技术初步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1年03期 |
17 |
桑雨生,田培彦,魏余生,罗长平;F-16飞机大迎角飞行偏离/尾旋特性分析[J];飞行力学;2002年01期 |
18 |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白存儒;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3年03期 |
19 |
黄河;李学强;;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大迎角导弹解耦设计[J];飞行力学;2011年03期 |
20 |
阮镰;;大迎角下飞行器的气动外形与飞行动力学优化研究[J];飞行力学;1989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