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天然湿容重和含水量的分布及其与粒度的关系

徐善民  栾作峰  徐文强  
【摘要】: <正> 在1961—196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渤海底质调查中,作者对表层沉积物样品和部分柱状样品进行了现场测定,所得资料不仅为研究辽东湾现代沉积过程和成岩作用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王永吉;徐家声;;黄海表层沉积物的孢粉、藻类组合[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0年02期
2 严肃庄;吕全荣;;浙南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矿物特征[J];上海地质;1982年02期
3 朱而勤,于联生,李建华,夏明杰;东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颜色[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3年01期
4 程波,乔聚海;苏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J];海洋科学;1983年01期
5 王正方,张碧珍,杨晓兰,姚龙奎,阮小正;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Cd、Zn的行为[J];海洋环境科学;1983年03期
6 吕成功;程波;高素兰;周希林;周学范;;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全氮、有机质和磷的分布及其与水产养殖的关系[J];海洋科学进展;1983年01期
7 金小凤;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的孢粉、藻类组合及分布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4年04期
8 马锡年,李全生,沈万仁,张秀莲,何丽娟;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砷与铁、铝、锰等元素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1984年05期
9 李全生,马锡年,沈万仁,张秀莲,何丽娟;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几种化学成分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4年05期
10 张富元,王秀昌;东海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聚类分析及其动力分布特征[J];台湾海峡;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祖麟;陈伟琪;哈里德;周俊良;徐立;洪华生;;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吴必豪;卢振权;祝有海;张光学;陈邦彦;;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新进展[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3 梁涛;;香港河流及近海表层沉积物及其孔隙水的毒性特征及机理[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魏建伟;石学法;;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热释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刘敏;杨毅;许世远;侯立军;;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有机微污染物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陈振楼;毕春娟;李丽娜;许世远;;长江口潮滩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及其分布[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7 程振波;;台湾岛东部表层沉积物中的微体生物化石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牟德海;闫世平;舒永红;宋海青;;~(110m)Ag在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上的吸附和解吸[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李红莉;高虹;徐晓琳;高连存;李国刚;宫正宇;;我国水生生态系统中环境优先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及研究现状[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洪辉;林钦;郭志勋;李卓佳;吕晓瑜;杨美兰;贾晓平;;有益微生物的应用对海水对虾养殖中细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A];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2003水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非均质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2 周俊丽;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淑梅;长江口外缺氧区及其邻近海域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分布规律及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侯立军;长江口潮滩湿地生源要素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东启;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及N_2O的排放和吸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志友;南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孙惠民;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于雯泉;胶州湾李村河口区沉积物有机碳、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的环境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9 李竺;多环芳烃在黄浦江水体的分布特征及吸附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张军;典型红树林湿地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和迁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凤鸣;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2 沈海维;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杨峰;声学方法浅海表层沉积物分类识别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刘媛媛;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物非均匀固结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王飞;黄河口无机碳的时空分布及其输运通量[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徐晓达;胶州湾东部和青岛前海地质环境及污染状况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王丕波;海洋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对N、P循环以及对颗粒物垂直输运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8 孟春霞;2004年夏季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各形态磷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林亮;芽孢杆菌制剂对虾池微生物群落以及对虾肠道菌群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10 雷刚;福建砂质海岸沉积地貌的风暴效应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泊生物学家研究员陈伟民;治理太湖: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N];科技日报;2002年
2 记者张建松;科学家发现黄河的天然“漂流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金伍月  ;优质泥炭的感官判断和指标测定 [N];中国花卉报;2003年
4 ;上游水源污染对密云水库水质影响严重[N];大众科技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