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采用固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

吕仲  夏智勋  刘冰  刘元春  
【摘要】:对采用固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构型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详细的介绍了不同构型方案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固体燃料构型、双燃烧室构型和固体火箭构型3种不同构型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建议.研究认为:固体燃料构型方案虽能实现固体燃料在超声速气流中的点火及稳定燃烧,但燃料燃烧效率较低,且难以长时间稳定工作;固体火箭构型方案有利于燃料的点火和稳定燃烧,可实现发动机的长时间稳定工作,具有更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王宁飞;王俊龙;武毅;;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概况[J];上海航天;2019年06期
2 郑耀;邹建锋;邓见;解利军;;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仿真与设计平台[J];国防科技;2007年07期
3 杨英;魏国福;;澳大利亚进行两次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J];飞航导弹;2006年11期
4 周军;目标试验将加快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开发[J];飞航导弹;2001年08期
5 司徒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现状与动向[J];飞航导弹;1996年07期
6 李旭彦;郑星;薛瑞;;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科技中国;2019年02期
7 Zhong LV;Zhi-xun XIA;Bing LIU;Li-ya HUANG;;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初步实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7年02期
8 李俊红;程晓丽;沈清;;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预测工程方法[J];推进技术;2009年02期
9 田宪科;唐硕;田宪长;;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航空计算技术;2015年05期
10 王莉;严明;;超燃冲压发动机进入静态试验阶段[J];飞航导弹;2009年04期
11 梁晓霞;;印度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取得突破[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年01期
12 周军;试验结果将加快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成功[J];飞航导弹;2001年08期
13 司徒明;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分析[J];推进技术;1998年02期
14 黄幼彤;;法国开展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J];飞航导弹;1992年04期
15 华永源;;法国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进展[J];飞航导弹;1993年06期
16 侯晓辉;马松;王慧;孙占东;;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技术研究[J];飞机设计;2017年05期
17 蔡强;赵晓宁;杨玉新;蒲晓航;李新田;;吸气式巡航飞行器对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应用需求分析[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昆林;张铎;秦江;鲍文;;基于图像?分析法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分析[A];第八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田野;肖保国;杨顺华;;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空气节流性能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梁剑寒;孙明波;潘余;;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火焰结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吴先前;吴臣武;宋宏伟;黄晨光;;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热-结构试验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5 张新宇;陈立红;;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与思考[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6 杨顺华;钱炜祺;肖保国;乐嘉陵;;化学动力学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周林;孙德军;杨基明;;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际工况的性能分析[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8 朱强华;高效伟;梁钰;;超燃冲压发动机热结构瞬态温度快速分析方法[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C];2017年
9 李海军;任鑫;马会民;刘小勇;;美国中等尺度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概述[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C];2017年
10 刘灿;顾洪斌;田旭东;程柳维;陈立红;张新宇;;实验研究支板结构对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1 孙红闯;秦江;;超燃冲压发动机用空气涡轮动叶片油冷方案分析[A];第八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2 秦江;鲍文;周伟星;于达仁;;三种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冷却循环性能对比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13 徐显坤;岳连捷;张新宇;;总压特性及边界层抽吸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的影响[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14 张泰昌;王晶;范学军;;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道设计[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5 万田;岳连捷;肖雅斌;仲峰泉;陈立红;张新宇;;污染组分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6 万田;岳连捷;肖雅斌;仲峰泉;陈立红;张新宇;;污染组分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7 马乐;;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波系配合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8 吴海燕;杨强;林志勇;汪洪波;;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两相流燃烧特性仿真研究[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19 孙晓峰;王春;姜宗林;;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混合燃烧数值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0 全志斌;徐惊雷;莫建伟;李柯瑾;;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非均匀进口研究[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欧阳浩;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非稳态燃烧过程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2 杨钧;超燃冲压发动机系统动态过程及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马继承;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4 刘志琦;超燃冲压发动机主动冷却通道内的超临界流动与传热过程数值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李彪;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余勇;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作过程理论和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陶欢;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作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宁;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通道内煤油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刘昶秀;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王利和;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作过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1 王兰;超燃冲压发动机整机非结构网格并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12 潘余;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凹腔燃烧室燃烧与流动过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3 丁猛;基于凹腔的超声速燃烧火焰稳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4 黄兴;超燃冲压发动机特性计算与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15 赵国柱;超燃冲压发动机碳氢燃料再生冷却流动传热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16 樊孝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油喷射燃烧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17 曹瑞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转换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8 金亮;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构型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9 罗世彬;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一体化及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0 肖保国;碳氢燃料简化动力学模型和当地自适应建表方法在超燃并行计算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尤厚丰;基于一维Euler方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建模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卞立强;基于深度学习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智能传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张远;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性能分析及多场耦合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4 廖磊;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组织过程及其迟滞现象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5 孙维佳;基于OpenFOAM平台模拟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与辐射耦合效应[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6 李诺飞;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7 赵翔;固体燃料在超声速气流中燃烧过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陈越;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供应与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刘明磊;超燃冲压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与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10 朱清波;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流道气动性能估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11 吕仲;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2 董义磊;考虑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飞/推一体化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3 李鳌;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燃油供应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4 李潮隆;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组织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
15 鲁阳;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动与燃烧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4年
16 晏至辉;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仿真和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7 杨明;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内流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8 李斌;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的数值模拟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9 赖剑奇;准一维分析方法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0 叶脉;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气固两相掺混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剑;X-51A超燃冲压发动机完成地面试验[N];中国航天报;2008年
2 胡军;美空军欲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上使用替代燃料[N];中国航空报;2008年
3 青云;X-51A进一步接近飞行[N];中国航空报;2007年
4 张东宝;X-51A完成高超声速验证任务[N];中国航空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