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化工废渣污染土壤中汞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为阐明氯碱厂废渣堆积遗留场地中汞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某典型场地设置313个表层(0.5 m)、79个深层(0.5~13.5 m)土壤采样点位及6个地下水采样点位,分析所有土壤样品的总汞浓度、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地下水总汞浓度.结果显示:(1)该场地土壤汞污染严重,313个表层土壤样点汞检出浓度为0.002~579.14 mg·kg~(-1),平均为8.43 mg·kg~(-1),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风险管控值(6 mg·kg~(-1)).反距离权重法(IDW)及自然邻域法(NNI)对该场地的汞水平浓度分布的插值更为准确.(2)79个深层点位土壤垂向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上层区域(0.5、1.5、2.5 m)汞污染浓度更高,3个深度层的汞浓度平均值分别为7.3、5.5、3.1 mg·kg~(-1),2.5 m以下7个深度层的汞浓度平均值仅为(1.02±0.15)mg·kg~(-1);汞垂向富集因子为0.4~32,大多数(66%)采样点位汞的富集因子(EF)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显著下降.(3)汞的垂向迁移率随土壤汞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较高的土壤有机质能显著抑制汞的垂向迁移,较高的土壤pH(10.5)能显著促进汞的垂向迁移.(4)场地地下水受到一定汞污染,污染程度与该点位土壤污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三相平衡模型对于地下水汞的预测值低于实测值,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为1∶2.总体而言,该场地土壤中汞污染严重,但垂向迁移能力有限,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土壤中汞的迁移转化机制,为类似场地的污染调查及治理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