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水生植物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

李锋民  单时  胡忻雨  李扬  张明全  王震宇  
【摘要】:将芦竹、芦苇、香蒲3种湿地常见水生植物分别在250、300、400、500、600℃下进行热裂解,研究热解所得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所得的15种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生物油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呈增强趋势.同种植物热解温度不同,所得热解生物油的抑制效果具有一定差异,芦苇及香蒲400℃下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分别为0.82、0.85mg.L-1,抑藻效果最强.芦竹以300℃热解生物油的抑制效果最强,其EC50为1.29mg.L-1.不同植物所得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能力不同,抑藻活性顺序为芦苇香蒲芦竹.经GC-MS分析可知,芦竹300℃下热解生物油甲基化后主要成分有苯、苯酚类物质及少量酮类和酯类,其中,2-甲氧基苯酚含量最高,生物油中抑藻活性物质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可为湿地植物生物质高价值利用、赤潮藻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古崇;;植物和环境[J];林业与生态;2011年08期
2 张萌;张柱;倪乐意;;生物信息学在水生植物化感控藻进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3 陈奕蓉;;滇池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组合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5期
4 常国华;闫文德;张庆;霍彩霞;高天鹏;;低温条件下3种水生植物净化淀粉污水的功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方晓航;刘晓文;张晓芒;魏东洋;方建德;;水生植物种植场磷素分布特征与植物吸收[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Z1期
6 孙映波;梅瑜;操君喜;孔旭晖;尤毅;李冬梅;刘金维;;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河涌污水的净化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Z1期
7 王玉;;让僵尸止步的猫尾巴[J];科学世界;2011年09期
8 杨桦;;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植物资源调查及物种推荐[J];河北林果研究;2011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最受中国人喜爱的10种鸟[J];森林与人类;2011年08期
10 ;能源植物[J];能源与节能;2011年05期
11 张桂彬;杨青;杨东;常锋毅;韩庆香;刘帆;李伟;;洱海流域湿地水生被子植物区系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12 李玲;侯海涛;张应松;;神奇水草专吸污 一泓死水变碧潭——安徽首个闭锁性地表水生态修复项目取得成果[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年07期
13 魏雪莲;刘淑芹;巩向艳;;人工植物浮岛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年08期
14 孟娜;梁立军;邹霆;鱼泳;;杭州西湖茅家埠景区植物群落景观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5 易文利;王圣瑞;杨苏文;金相灿;王国栋;;有机质腐解对穗花狐尾藻生长及磷积累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5期
16 杨婧;;浅水河湖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17 许经伟;潘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维管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8 周健;张光生;王丽红;;凤眼莲净化水体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19 何连帅;李佳佳;沈思;唐建清;黄成;;2种水蕹菜植生型人工浮岛对克氏原螯虾高密度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20 赵丰;黄民生;卢晓明;张勇;;睡莲净水效果与生理特性的日变化关系[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淼;花日茂;汤峰;操海群;岳永德;江泽慧;;竹醋液对几种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黄亮;吴莹;张经;李伟;周菊珍;;长江中游若干湖泊水生植物体内C、N、P及δ~(13)C分布[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尹俊岭;乔光建;崔希东;;水生植物对衡水湖氮磷净化作用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侯晓龙;马祥庆;;水生植物对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柳燕;任晶;肖琳;;植物磷累积过程和转聚磷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齐代华;钟章成;;三峡库区消落带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7 张芸;孔昭宸;倪健;阎顺;杨振京;;新疆草滩湖村湿地2500年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变[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韩潇源;李培英;宋志文;李萍;陈东景;刘乐军;;潜流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筛选与组合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王萍;周启星;;BTEX对水生植物金钱草的生长及生理生态效应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聂磊;;风车草对水体中Hg~(2+)和Cd~(2+)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玉;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的损伤及生物降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李中强;中国西北干旱区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齐代华;九寨沟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杨海燕;多胺对水生植物镉胁迫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厉恩华;大型水生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营养循环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06年
6 吴中华;竞争对水生浮叶植物群落关键种、冗余种和资源配置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7 梁峰;周质微管重组与慈姑叶柄通气组织细胞形态建成的关系以及微管活体探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星;时空格局与环境梯度对中国水韭属植物物种形成和分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9 方云英;不同水生植物吸收去除水体氮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赵良元;水生植物水葱对沉积物中十溴联苯醚的修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东慧;龙祠泉域主要水生植物对水体修复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谢凌雁;滇池福保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3 杨靖;西安雁鸣湖水生植物合理维持量的模拟及植物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宁晖;应用水生植物去除水中氮、磷及重金属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必才;白洋淀水生植物调控藻类及营养盐的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柳骅;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李凤;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水生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武晓燕;乙酰水杨酸对水生植物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立红;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陈燕;北京市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云龙;水生植物大有用武之地[N];中国花卉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芬兰;保护太湖种质基因库[N];苏州日报;2007年
3 杭州嘉泰园艺有限公司 沈士华 钱江华;污水处理场水生植物选择与配置[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金涛 通讯员 李立胜 鄢祖海 实习生 朱慧文;消失二十年后水草重回东湖[N];长江日报;2007年
5 记者唐开文;本市绘出首部水生植物图谱[N];北京日报;2003年
6 记者 董映璧;俄发现一种可消毒水生植物[N];科技日报;2003年
7 徐娜;让植物长成“活家具”[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8 陈晓轻;白洋淀成为鸟类鱼类栖息乐园[N];保定日报;2006年
9 戴劲松 邓卫华 苏晓洲;引进植物成生态杀手 年损失数千亿[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钱铮;转基因技术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能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