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厌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初期吸附

徐宏英  李亚新  岳秀萍  刘美霞  王慕华  苏槟楠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静态、序批的方法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初期吸附特性及环境条件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好氧活性污泥相似,厌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初期吸附速度很快,在10min左右就能达到假定的吸附平衡.初期吸附作用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物理吸附,占总吸附去除COD的70%左右,其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型拟合得较好(R2=0.9702).pH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在pH值为5~9的范围内,吸附量较大,平均为131.19mg·g-1,当pH值大于9或小于5时,吸附量逐渐下降;温度对吸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宏英;李亚新;苏槟楠;王慕华;;厌氧颗粒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初期吸附机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9期
2 徐宏英;李亚新;岳秀萍;刘美霞;王慕华;苏槟楠;;厌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初期吸附[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9期
3 郜瑞莹;王建龙;;温度对4-氯酚在厌氧颗粒污泥上吸附性能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4 王琳;张海玲;林跃梅;;厌氧颗粒污泥藻酸盐对铜离子的吸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郜瑞莹;王建龙;;pH对厌氧颗粒污泥吸附4-氯酚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7年04期
6 甘一如;重金属的生物吸附[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年01期
7 代淑娟;周东琴;魏德洲;刘文刚;;胶质芽孢杆菌对水中Pb~(2+)生物吸附-浮选性能研究[J];金属矿山;2007年05期
8 程永清;杨晶华;胡权刚;;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09期
9 臧运波;;啤酒酵母对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0年04期
10 杨芬;藻类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技术研究及其进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剑恶;邢薇;孙寓姣;;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A];2007国际甲烷市场化大会暨展览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爱茜;吴海锁;刘伟;韩朔睽;王连生;;酿酒酵母对Cu~(2+)的生物吸附机制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贵镇;王志楼;柳建设;时启立;谢学辉;;剩余污泥去除水中Cr(Ⅵ)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梁宁;刘晓辉;佟立今;侯丽君;;棕囊藻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周维芝;李伟伟;张玉忠;;深海适冷微生物胞外多糖对Pb~(2+)和Cu~(2+)的吸附性能研究[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银善;陈宝梁;;白腐真菌对水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吸附与生物降解[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任洪强;除坚;伦世仪;;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工作特性[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陈建华;陈晔;吴伯增;刘幽燕;;方解石、石英和锡石生物吸附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方骁;张选军;蒋柱武;张亚雷;杨海真;;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用于低温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的中试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吴骏;何品晶;章骅;邵立明;;污泥吸附还原水环境中六价铬[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成;重金属有机废水电生物修复及生物膜结构与生物吸附模拟[D];天津大学;2003年
2 董洁;金属结合肽的微生物展示与筛选及生物吸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刘荣荣;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退浆废水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林雁冰;金属矿区及污水灌溉区抗重金属放线菌的筛选及吸附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许燕滨;利用磁生物效应净化含Cr(VI)废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6 杨期勇;水解酸化—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涤纶碱减量废水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7 黄爱群;氯酚/硝基苯厌氧降解体系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王进;高效厌氧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韬;电—微生物技术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及难降解有机物废水[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邹爱美;生物富集/细胞萃取在痕量重金属分离富集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邦辉;厌氧颗粒污泥特性和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杨永超;厌氧颗粒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研究及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亮;工业化厌氧颗粒污泥重要菌群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4 黄晓蕊;土壤耐Cd~2~+细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吸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曾国敏;常温下IC厌氧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晓丹;变形假单胞菌吸附镉的机制及其吸附条件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俊科;工业化UASB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厌氧颗粒污泥功能菌群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洪玲;废生物体资源化利用吸附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程静;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相中Cu~(2+)和Cd~(2+)的生物吸附[D];东北大学;2008年
10 王志存;絮凝酵母SPSC01生物吸附Cr(VI)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小文;“吞进”万吨污水 “吐出”一江春水[N];赤峰日报;2009年
2 记者李建伟;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郑州量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袁炎长;水产养殖去除重金属残留[N];中国渔业报;2006年
4 王冠军;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朱百强;三新建设让农村变了样[N];宝鸡日报;2009年
6 本报通讯员 嵇世慧 本报记者 殷骏;江宁禄口:生态为本,建设“绿色空港”[N];南京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高杰;中水回用一举三得[N];中国环境报;2003年
8 北京师范大学 王红瑞博士;中国畜牧业亟须向重金属污染“宣战”[N];中国畜牧报;2005年
9 袁炎长;怎样去除水产养殖中重金属残留[N];福建科技报;2004年
10 中国农业大学 于金枝;绿地灌溉有了专用水[N];农民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