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条件下氨氧化电子受体研究进展
【摘要】:厌氧氨氧化(Anammox)以NH_4~+为电子供体,NO_2~-为电子受体,无需经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直接生成N_2从而实现脱氮,是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突破。电子受体是Anammox的关键物质。随着对Anammox的深入研究,发现多种电子受体可在厌氧条件下转化NH_4~+,为Anammox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介绍了NO_2~-、SO_4~(2-)和Fe~(3+)作为Anammox的电子受体转化NH_4~+的反应机制,对目前机制分析中存在争议的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多种电子受体下的Anammox研究进行了展望。
|
|
|
|
1 |
胡惟孝;蒋明谦;;同一电子给体与各种电子受体电荷转移配合作用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6年09期 |
2 |
何金妹;荣宏伟;张可方;胡皓;戴家浚;;不同电子受体稳定除磷的驯化及性能比较[J];广东化工;2013年03期 |
3 |
姜万;李继洲;袁旭音;高艳玲;鲁朝朋;;投加生物激活剂和电子受体修复黑臭底泥的研究[J];环境科技;2014年01期 |
4 |
彭赵旭;彭永臻;刘旭亮;于振波;柴同志;;吸磷过程中电子受体峰值浓度探讨[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
5 |
董晓阳,许慧君;电子给体-电子受体体系的合成及分子内光致电荷转移反应的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3年04期 |
6 |
林德华;赵娜;李鹏飞;王维奇;;稻田甲烷代谢及其对电子受体的响应[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1年01期 |
7 |
徐耀宏;林启贤;;关于CO分子的酸碱特性初探[J];化学教育;1986年04期 |
8 |
崔康平;金松;;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室内电子受体竞争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
9 |
董军;赵勇胜;张伟红;洪梅;刘莹莹;韩融;;垃圾渗滤液污染羽中的最终电子受体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
10 |
王莎莎;彭永臻;巩有奎;王赛;;不同电子受体低氧条件下生物反硝化过程中氧化亚氮产量[J];水处理技术;2011年08期 |
11 |
赵庆,关卫省,王志盈,袁林江,高榕;电子受体对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2 |
李双强;袁林江;杨永哲;梁珊珊;;不同电子受体对无分子氧环境中苯微生物降解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
13 |
潘婷;王维奇;曾从盛;;潮汐湿地土壤碳矿化及其对电子受体响应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2年01期 |
14 |
魏明岩;赵亮;王栋;李子龙;;电子受体类型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8期 |
15 |
王颖;傅金祥;池福强;张立成;孙文章;;不同电子受体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4期 |
16 |
李亚静;孙力平;;不同电子受体生物除磷系统的运行效能对比[J];环境工程;2013年05期 |
17 |
邹华,阮文权,陈坚;硝酸盐作为生物除磷电子受体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
18 |
赵庆良;张金娜;尤世界;姜珺秋;;不同阴极电子受体从生物燃料电池中发电的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2期 |
19 |
罗固源,吉芳英,罗宁,许晓毅;硝酸盐电子受体反硝化同时除磷试验分析[J];环境工程;2004年01期 |
20 |
蒋轶锋;朱润晔;郑建军;王宝贞;陈建孟;;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