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电化学反应提高生物滤池的城市污水脱氮效果

张乐华  朱又春  王亚林  朱南文  李勇  贾金平  
【摘要】:为了探明电化学反应对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研制了电极生物滤池以及相对照的普通生物滤池各一套。通过两套系统的对比试验,了解电化学反应对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极生物滤池与对照反应器相比较,CODCr和氨氮去除率提高不明显,而总氮的去除率提高了14.9%。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雷国元,齐兵强,王占生;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冉华奉,杜文华;从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策略分析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S2期
3 郭劲松;刘智萍;方芳;熊勤;;组合式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性能研究[J];给水排水;2006年S1期
4 刘军,郭茜,瞿永彬;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1年01期
5 王俊安;李冬;田智勇;张杰;;常温下磷酸盐对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19期
6 王俊安;李冬;张杰;;低氨氮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快速启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董启荣;匡颖;王鹤立;方虎;;生物滴滤池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环境科技;2009年02期
8 郭静,邵敏,李敏,匡颖,梁娟;生物滤池对气相与液相中污染物质的净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9 郑连英,邓献存;生物法降解低浓度含甲苯废气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年05期
10 冯志华,俞志明,刘鹰,刘志培;封闭循环海水育苗系统生物滤池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11 韩润平,朱路,杨健,陆雍森,刘宏民;水解(酸化)-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氮转化与平衡[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09期
12 汪慧贞;;欧洲除磷脱氮技术发展的趋向[J];给水排水;1993年12期
13 马军,邱立平;曝气生物滤池及其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02年03期
14 陈艺娟,方少波,杨湘霞,杨正焱;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中细菌总数及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2年04期
15 李亮,黄丽,刘燕;城市生活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发展现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12期
16 陈桐生,李建军,岑英华,孙国萍;不同pH条件下除臭生物滤池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分子生态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17 岳舜琳;许建华;;生物滤池预处理黄浦江原水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85年03期
18 江志伟,全燮,赵兵,赵雅芝;大阻力布水系统在生物滤池中的应用和拓展[J];工业水处理;2002年08期
19 方少波,王廷哲,陈艺娟,杨湘霞,黄建平,何继宝,张风雷;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3年06期
20 徐天勇;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荣森;王涛;李伟民;张贤彬;;城市污水处理与一体化氧化沟技术[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2 康彦青;华舟萍;马乐;;污水源热泵相关技术问题探讨[A];第一届中国(西安)采暖通风、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尹军;;赋存于城市污水中的低温热能利用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张玫;谢峰;丁学岩;;利用城市污水作为采暖热源的可行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蒋以元;王彬;梁福康;;紫外消毒在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建兴;宋晓燕;刘全生;;城市污水热泵供热的经济性分析[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7 孙始财;张立智;;水源热泵系统回收城市污水低温热能可行性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8 ;城市污水排海排江技术研究会工作报告[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排水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9 钱文武;;城市污水净化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浅见[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水工业电工专委会第一届第二次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殿伟;;城市污水处理的初步探索[A];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平;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3 陈荣;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构建理论与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齐;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齐;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贵云;河道底泥资源化—新型陶粒滤料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7 李梅;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张伟;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的农村饮水浸没式超滤组合工艺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陈振民;三柱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及水动力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蒋以元;O_3-BAF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庆;混凝法强化处理城市污水与缺氧变速生物滤池(ABF)出水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蒋茹;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杨仙娥;西安市城市污水变化特性分析及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羽生;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邱维;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过滤技术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 杨光;HSB高效微生物技术处理城市污水一体化装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黄泳洲;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陈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城市污水治理工程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陈涣壮;污水处理厂投资及运营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徐清泉;深圳市污水再生回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本强 记者 王大波;拉林河流域城市污水将达标排放[N];哈尔滨日报;2010年
2 张晓良;城市污水净化的新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1年
3 记者 匡玉 通讯员 武孝军;衡阳城市污水垃圾处理 获中央投资[N];湖南日报;2010年
4 新华社记者 谢云挺;城市污水变废为宝[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智杰 吴天飞;哈工大世界首创变城市污水为取暖制冷新能源[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记者 王文珩 实习生 刘海斌;省督导组肯定我市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N];廊坊日报;2009年
7 余正明通讯员 刘和明;黄石亮出利剑治理城市污水[N];中国建设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静雯 实习生 赵安源;8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43座正常运行[N];联合日报;2005年
9 于勇澜;取暖制冷可用城市污水 哈工大研制成功新能源[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邱笑尘 记者 赵蕴颖;城市污水减排向资源化利用迈进[N];大连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