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掠入射XAFS方法研究Ti/Ni/Ti纳米薄膜的界面结构
【摘要】:在上海光源BL14W1线站建立了掠入射XAFS(GI-XAFS)方法,利用GI-XAFS方法并结合X射线反射(XRR)研究了直流磁控溅射方法生长在W/Si基底上的Ti/Ni/Ti纳米薄膜的界面结构随Ni层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Ni/Ti界面层间的相互扩散有所增加,Ni层厚度为5 nm时,Ni/Ti界面层间的扩散厚度为2 nm左右;Ni层厚度为1 nm时,由于无序度较大,Ni-Ni配位和Ni-Ti配位的键长有所收缩;随着薄膜Ni层厚度的减小,无序度逐渐增加,Ni-Ti配位增加,Ni-Ni配位减少。
|
|
|
|
1 |
谢治,谢亚宁,刘涛,胡天斗,闫文盛,韦世强;掠入射荧光XAFS研究Pt超薄膜的局域结构[J];核技术;2004年02期 |
2 |
朱世坤,沈金洲;用掠入射法测定透明液体折射率实验中辅助棱镜的选择[J];大学物理实验;1998年02期 |
3 |
崔树范,于文学,徐明,吴兰生,麦振洪,赵彤,陈凡,吕惠宾,陈正豪,贾全杰,郑文莉,姜晓明;BaTiO_3/SrTiO_3超晶格界面结构与光电性能关系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0年S1期 |
4 |
沈建中,应崇福;掠入射脉冲纵波在带形裂缝上的散射——二级近似解[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9年02期 |
5 |
白莎莎;程凤梅;李海东;张吉东;;聚乙烯薄膜中X射线穿透深度计算方法的验证[J];物理实验;2010年05期 |
6 |
傅谦;掠入射真空紫外摄谱仪的强度校准[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5年02期 |
7 |
沈建中,应崇福;掠入射脉冲纵波在带形裂缝上的散射——光弹方法实验验证[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9年03期 |
8 |
肖祁陵;张萌;王立;;高质量GaN/Al_2O_3薄膜的三晶高分辨X射线衍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6年06期 |
9 |
董建军;曹柱荣;袁永腾;詹夏宇;刘慎业;丁永坤;;激光原型装置KBAX射线显微镜网格测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1期 |
10 |
王占山,曹健林,陈星旦;正入射软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聚光镜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8年01期 |
11 |
梁旺胜;陶冶;刘红亮;;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衍射法研究TiAlN薄膜离子注入层的微观结构[J];物理测试;2011年02期 |
12 |
陈淑妍,尼启良,陈波;表面特征与软X射线掠入射光学散射[J];光谱实验室;2005年03期 |
13 |
李汉明;李英骏;王琛;张杰;;线聚焦——实现实用X射线激光饱和输出的关键技术[J];物理;2006年12期 |
14 |
马军林;黄泽贵;童创明;;分形粗糙表面掠入射时的全极化指数计算[J];上海航天;2006年06期 |
15 |
何发红;黄磊;巩马理;柳强;王琦;闫兴鹏;;高重频声光调Q掠入射激光器的掠入射角度优化[J];激光技术;2008年04期 |
16 |
巩岩,陈波;一种准确聚焦掠入射球面光栅单色仪的光学设计[J];光学学报;2001年05期 |
17 |
李汉明;李英骏;;共轴抛物镜线聚焦性能的2维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12期 |
18 |
张泽;;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硅衬底界面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6年Z1期 |
19 |
张天宜;单晶Al基/SiC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断裂[J];人工晶体学报;1997年Z1期 |
20 |
刘岩;黄政仁;刘学建;;Ag-Cu-Ti连接SiC/SiC接头界面反应和界面结构[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