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骆马湖浮游植物演替规律及驱动因子

张庆吉  王业宇  王金东  王日昕  邓建明  蔡永久  彭凯  陈业  龚志军  
【摘要】:江苏骆马湖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水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不容忽视.为研究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4~2018年进行了逐月监测.研究期间骆马湖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等参数呈逐年升高趋势,氟离子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共鉴定有浮游植物7门71属,月均生物量变化范围0.16~5.51mg·L~(-1).硅藻和绿藻为绝对优势门类,其次为甲藻及隐藻;主要优势属为针杆藻(Synedra sp.)、隐藻(Chroomonas spp.)、直链硅藻(Aulacoseira spp.)、锥囊藻(Dinobryon sp.)、栅藻(Scenedesmus spp.)、脆杆藻(Fragilaria spp.)、转板藻(Mougeotia sp.)、纤维藻(Ankistrodesmus sp.)和裸藻(Euglena spp.). 2014~2018年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年际差异较大,其变化主要体现在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再分配,硅藻和绿藻继续保持优势外甲藻和蓝藻的优势度增加.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总氮、氟离子、水温、总磷、溶解氧、pH、电导率和高锰酸盐指数等因素有关,广义可加模型同样显示总氮、氟离子浓度和水温是主导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总氮、氟离子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的环境因子,而水温是引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结合近几年管理部门采取的措施,浮游植物群落年际变化可能与骆马湖实行禁止采砂和拆除围网等管理修复措施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金磊;李林钰;周杨;刘存歧;;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2 李思阳;韩志勇;许振成;赵学敏;姚玲爱;魏东洋;张娟;胡芳;;高州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生态学杂志;2013年05期
3 王晓臣;杨兴中;吕彬彬;邢娟娟;张建军;刘静;;黄河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4 李俊龙;郑丙辉;刘录三;唐静亮;;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响应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5 魏洪祥;王晓光;王兴兵;寇凌霄;石俊艳;肖祖国;宣明春;刘勇;;鸭绿江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6 鲁敏;熊飞;刘红艳;张繁荣;杨海燕;;三角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J];水生态学杂志;2014年06期
7 李利强,张建波;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营养状况的关系[J];贵州环保科技;1999年02期
8 李延风;湄洲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污染关系分析[J];农村生态环境;1999年04期
9 张勇;闫飞;董雪;蔡春轶;许亚明;杨燕;崔世锋;李文;季世琛;;汉石桥湿地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9年04期
10 盛海燕;虞左明;韩轶才;姚佳玫;朱英俊;;亚热带大型河流型水库——富春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湖泊科学;2010年02期
11 侯伟;陈燕;孙韶华;李祥;李伟;胡芳;赵清华;贾瑞宝;;黄河下游典型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年02期
12 陈洋;胡晓东;张建华;朱敏;吴沛沛;汪赵君;;太湖不同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生态学杂志;201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丽;封雷;程艳茹;刘异齐;刘鑫;张韵;;大型景观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调查[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6年
2 杨敏;马芊芊;黄婧;张芳辉;翟崇治;;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6年
3 王瑜;刘录三;林岿璇;蔡文倩;朱延忠;夏阳;;南麂列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6年
4 杨青;彭琳;;大明湖浮游植物群落调查与水质评估[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6年
5 宋伦;吴景;刘卫东;宋永刚;王年斌;;渤海褐潮过程生物多样性分析[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6年
6 武丹;梅鹏蔚;王斌;;2012年汛期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7 杨州;吕凯;;西北干旱区湖泊浮游植物组成及多样性与水环境特征的关系研究[A];“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8 朱小山;蔡建东;董燕红;蒋跃进;吴施卫;杨炼锋;;珠江口营养盐比例及其与浮游藻类的关系[A];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刘擎;杨宇峰;;珠海磨刀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特征[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吴洁;;杭州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歆;秦皇岛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组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2 胡韧;珠海水库富营养化现状、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蓝藻水华风险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3 李晶;扎龙湿地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路学堂;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驱动因子及蓝藻水华可能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许海;河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与富营养化控制因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浩;2016年冬季季风期孟加拉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胡小敏;石家庄市退水渠浮游植物群落及其水污染生态风险评价[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3 史邵华;河流浮游植物群落对筑坝引发的异质性水文环境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8年
4 张鑫;采煤塌陷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与驱动机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5 徐琼;达里诺尔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6 聂瑜;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富营养化现状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7 闫苏苏;长寿湖浮游植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8 于晨;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营养吸收对变暖响应特征的系统模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9 刘梦达;海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10 林暾;瑶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赵香;让骆马湖碧波永荡[N];宿迁日报;2014年
2 公司职员 张国栋;“骆马湖”到底犯了谁的“忌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高云龙 实习生 柴佳伟;骆马湖再现“一湖清水”[N];宿迁日报;2018年
4 蒋绍辉 王元元;靠水吃水换了新吃法[N];中国环境报;2019年
5 本报通讯员 满东东本报记者 陈家根;骆马湖,美丽的鸟岛可爱的人[N];新华日报;2007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韩东良 通讯员 葛婷婷 王世君;骆马湖封存400艘采砂船[N];中国环境报;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