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对人粪便好氧堆肥过程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摘要】:以人粪便和锯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四环素(TC)对好氧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实验共设4个处理:CK(不添加TC)、TC100(100 mg·kg~(-1)TC)、TC250(250 mg·kg~(-1)TC)和TC500(500 mg·kg~(-1)TC).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堆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C对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堆肥中TC浓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堆肥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水溶性碳(WSC)的残留,降低了种子发芽率(GI)并抑制了脱氢酶活性(DHA).堆肥温度、WSC、GI和DHA等堆肥参数都可以用来表征堆肥的腐熟度,以上结果表明堆肥中TC浓度高达500 mg·kg~(-1)时,TC阻碍了人粪便好氧堆肥过程并影响堆肥产物的腐熟.而且,TC浓度的增加显著改变了堆肥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降低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TC对堆肥过程和堆肥产物腐熟的主要不利影响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干扰和对生物活性的抑制.
|
|
|
|
1 |
祝龙彪,钱国桢,苏燕明,孙云廷,戴智伟;上海塘桥地区鼠类群落演替与住房结构变迁关系的分析[J];兽类学报;1986年02期 |
2 |
顾彩燕;;“群落演替”一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12年02期 |
3 |
张全发,郑重,金义兴;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发展之间的关系[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年04期 |
4 |
宝音·陶格涛;羊草人工草地群落演替动态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3年S1期 |
5 |
张雅珍,张强;吉林西部动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地沙化形势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1995年02期 |
6 |
喻娜;;观察烧杯中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J];中学生物学;2013年10期 |
7 |
张金屯,邱扬,柴宝峰,郑风英;吕梁山严村低中山区植物群落演替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年02期 |
8 |
宋国元;赵敏;曹同;;长江口冲积岛植物群落演替现状[J];植物研究;2008年01期 |
9 |
谭啸;孔繁翔;于洋;史小丽;张民;;升温过程对藻类复苏和群落演替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06期 |
10 |
白聪;乔秀红;毕润成;闫明;;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演替分析[J];广西植物;2013年03期 |
11 |
彭少麟;植物群落演替研究Ⅱ.动态研究的方法[J];生态科学;1994年02期 |
12 |
李飚,昝启杰,李鸣光,王伯荪,周先叶;黑石顶森林中次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进程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7年03期 |
13 |
红雨;王林和;;臭柏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环境的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1期 |
14 |
韦翠珍;张佳宝;周凌云;;沿黄河下游湖泊湿地植物群落演替及其多样性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
15 |
汪嘉熙;;植物分泌物与生态系统[J];植物杂志;1979年05期 |
16 |
杨一川,李体俊;四川峨眉山珙桐群落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年03期 |
17 |
张金屯;群落演替的数量分析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18 |
班勇;;自然干扰与森林林冠空隙动态[J];生态学杂志;1996年03期 |
19 |
杨小波;植物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20 |
喻武;万丹;汪书丽;杨东升;周小玲;;西藏林芝县芽依泥石流沉积区植物群落演替特征[J];湖南林业科技;201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