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稻田土壤固碳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

刘琼  魏晓梦  吴小红  袁红朝  王久荣  李裕元  葛体达  吴金水  
【摘要】:研究不同类型稻田土壤自养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差异及其影响因子,对全面认识稻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4种典型稻田土壤,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具备卡尔文循环途径碳同化微生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克隆文库以及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研究了卡尔文循环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的2种编码基因(cbbL和cbbM)的丰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培养前相比,培养45 d后碳同化自养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加,cbbL基因丰度比cbbM基因高3个数量级.不同稻田土壤中碳同化功能微生物优势种群存在差异,且这些微生物大多不能归类到已知的细菌类群中,部分可归类的与变形菌和放线菌有较高相似度.RD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SOC)、阳离子交换量(CEC)、pH、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对碳同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微生物在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也可以为稻田土壤肥力科学化管理和构建低碳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中云,闵航,吴伟祥,陈美慈,张夫道,赵兼强;农药污染对水稻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种群数量及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0期
2 魏朝富,车福才,高明,邓春;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土壤结构与肥力特征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9年01期
3 谭周磁,陈平,陈嘉勤,薛海霞,肖时运,刘如清;硒在水稻上的应用 Ⅲ.稻田土壤硒含量及施硒对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4 赵小蓉;郑袁明;冷疏影;;“典型稻田土壤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功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13年03期
5 杨志辉,黄燕湘,葛旦之,罗翠兰;湖南省稻田土壤供硒状况的研究──Ⅵ.全省稻田土壤交换性硒的分布和土壤供硒状况的初步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6 孙锦荷;张永熙;李兴明;陈子元;;~(14)C-速灭菊酯在淹水稻田土壤中的降解[J];科技通报;1985年05期
7 王卫东,谢小立,上官行健,陈德章,王明星;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土壤甲烷产生率[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4年04期
8 王家玉,王胜佳,陈义,郑纪慈;稻田土壤中N的渗漏损失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5年S1期
9 上官行健,王明星,R. Wassmann,H. Rennenberg,W. Seiler;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率的实验研究[J];大气科学;1993年05期
10 何电源,廖先苓;稻田土壤-作物-家畜系统中氮的循环研究[J];生态学报;1994年02期
11 任国珍,张平臣,李福洋,刘德君,柳福君,孟宪红;稻田土壤调酸研究初报[J];垦殖与稻作;2001年04期
12 耿建梅;王文斌;温翠萍;易珍玉;唐树梅;;海南稻田土壤硒与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安全性[J];生态学报;2012年11期
13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稻田土壤中的CH_4产生[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05期
14 贺梦醒;高毅;孙庆业;;尾矿废水对河流沉积物和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1年06期
15 杨林章,刘元昌,徐琪,田中明,长谷川满良;施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89年03期
16 周耀根;;水稻施锌[J];发酵科技通讯;1976年03期
17 ;不同耕作制度稻田土壤的微生物分析——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J];湖北农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18 龚冬琴;吕军;;连续免耕对不同质地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02期
19 彭小燕;王茂意;刘凤杰;叶志鸿;;水稻砷污染及其对砷的吸收和代谢机制[J];生态学报;2010年17期
20 吴九根,唐建军,宋松泉;水稻对缺氧胁迫的响应及耐性鉴定[J];生物学杂志;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谢;赵燮京;王昌全;王昌桃;;保护性耕作下麦稻轮作水稻田土壤的氮素动态变化[A];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O_2排放的研究[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倪国荣;潘晓华;魏赛金;吴建富;石庆华;;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赣抚平原双季稻田土壤宏蛋白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禹盛苗;朱练峰;欧阳由男;刘法谋;许佳莹;张均华;金千瑜;;稻鸭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因素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娜;;炉渣施用对稻田土壤pH、Eh和盐度影响的有效性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商庆银;杨秀霞;;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双季稻田土壤固碳速率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李天安;樊小林;刘芳;吕雪娟;;覆膜旱种稻田N_2O排放量及排放机理[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亮;稻田土壤遗存磷的赋存形态、微生物酶学转化及活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赵娜;吉林省稻田土壤生境恶化问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董达;生物质炭对水稻生长与稻田甲烷排放效应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赵蕾;汞矿区稻田土壤中汞的分布特征及甲基化/去甲基化速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靳振江;耕作和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耿建梅;海南省稻田土壤硒的化学特征及水稻吸收累积硒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D];海南大学;2010年
7 黄山;基于碳组分分析的稻田土壤固碳优势及其保持途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雷娟利;蔬菜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婷;浙江温岭稻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D];浙江大学;2015年
2 伍孟雄;秸秆生物质炭在淹水稻田土壤中的矿化特性及其潜在的固碳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敏;湖南攸县水稻田土壤镉污染评估与控制[D];山西大学;2015年
4 陈佳娜;成都平原区稻田土壤镉污染防控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韩兴国;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升高下生物质炭输入对稻田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王欣悦;不同耕作制稻田土壤甲基汞的分布特征[D];西南大学;2016年
7 顾春朝;施肥类型和种植年限对稻田土壤氮矿化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年
8 刘春海;施肥类型与开垦年限对延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年
9 朱晓杰;铀矿山典型场地中铀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弛;稻田土壤对甲烷的吸收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立平;施点石灰 水稻高产[N];湖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