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冯永生;北京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2 |
齐凤霞,海热提,黄宇驰,袁远,王继龙,郭婧;论北京“绿色奥运”的优势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2年01期 |
3 |
方修琦,李令军,谢云;沙尘天气过境前后北京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4 |
魏鼎文,赵延亮,秦芳,郭世昌;中国北京和昆明地区大气臭氧层的异常变化[J];科学通报;1994年16期 |
5 |
顾朝林;北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04期 |
6 |
王耀庭,缪启龙,高庆先,苏福庆;北京秋季一次先污染后沙尘现象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
7 |
王毅,贺克斌;关于北京采用替代燃料车的若干意见与建议[J];环境保护;1999年02期 |
8 |
王长科,王跃思,刘广仁;北京城市大气CO_2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
9 |
袁蕙,王瑛,庄国顺;北京气溶胶中的甲基磺酸[J];科学通报;2004年08期 |
10 |
张宁,吴仁铭;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研究[J];环境化学;1994年05期 |
11 |
罗宜平;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优化研究[J];环境保护;1999年09期 |
12 |
彭应登,杨明珍;北京大气微粒时空累积效应研究[J];环境保护;2000年07期 |
13 |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
14 |
丁庭华,宋秀杰,王绍堂;北京市环保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环境保护;1998年01期 |
15 |
陆思华,白郁华,陈运宽,赵静,王志辉;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
16 |
张宁,魏群;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1992年02期 |
17 |
陈乐恬,刘俊华,佟玉芹,林玉环,王文华,LiuS,CarloyRJ;北京地区大气中汞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J];环境化学;2000年04期 |
18 |
潘超,郑光美,张正旺,赵承易;北京城区麻雀体内污染物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19 |
高庆先,苏福庆,任阵海,张志刚,王耀庭;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及其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
20 |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陈旭,Steven H.Cadle,Tai Chan,Patricia A.Mulawa;北京大气PM_(2.5)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特征与来源[J];环境科学;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