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滨海湿地干湿交替过程氮素动态的模拟研究
【摘要】:滨海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交错过渡地带,具有敏感而复杂的环境过程与功能价值.以典型滨海湿地崇明东滩为原型,采集湿地沉积物及海水样品,通过土柱模拟方法,研究了半月潮(15 d左右为周期的"大潮")与日潮(一个太阴日内出现的涨潮和落潮)水分生态过程沉积物NO3--N、NO2--N、NH4+-N与溶解性有机氮(DON)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ar),亚硝酸还原酶(Nir),羟胺还原酶(Hyr)活性等的变化,旨为揭示滨海湿地潮汐驱动下沉积物周期性干湿交替过程氮素动态变化规律及还原机制.半月潮过程中,沉积物变干期间(含水量从35%降至5%~7%),硝化作用占主导地位.随着干燥程度的加剧(含水量从5%~7%降至0%~3%),沉积物中数量可观的NO3--N和NO2--N转化为DON.然而,随着干湿交替频次的增加,NO3--N和NO2--N向DON的转化率显著降低.干燥沉积物淹水变湿后(含水量从0%~3%升至37%~45%),NO3--N、NO2--N、NH4+-N与DON含量平均增加1~3倍.淹水后Nar、Nir活性的迅速升高表明,NO3--N和NO2--N的还原明显改善.3个培养周期沉积物Nar与Nir活性、Hyr活性与NH4+-N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NO3--N、NO2--N含量的减少与NH4+-N含量的增加也显著相关.结合湿地沉积物干湿交替过程"低氮高碳"特征,可以认为,氨化途径主导了半月潮过程NO3--N的还原.相比较而言,日潮过程中,NO3--N、NO2--N、NH4+-N以及DON的含量均较为稳定,分别为(3.0±0.3)、(1.2±0.1)、(133.3±4.3)和(41.1±10.6)mg·kg-1.因此,日潮过程对沉积物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较小.
|
|
|
|
1 |
石云;刘春平;甘磊;郑毅;;氧化还原环境对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
2 |
郭宇欣,许武德,周林蕻;辽东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利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4期 |
3 |
田凤玲,李晓明;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利用建议[J];水资源保护;2003年05期 |
4 |
张华;;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
5 |
蒋高明;;假如没有了滨海湿地[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
6 |
刘海凤,魏春;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特点与保护[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年06期 |
7 |
刘青松,李杨帆,朱晓东;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健康设计[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
8 |
宋师兰;福建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级划分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
9 |
喻龙,龙江平,李建军,冯慕华,郝玉;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滨海湿地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
10 |
;警惕对虾养殖对广西滨海湿地的危害——关于广西滨海湿地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专题调研报告[J];南方国土资源;2006年04期 |
11 |
苏纪兰;;保护滨海湿地,加强围填海管理[J];人与生物圈;2011年01期 |
12 |
;天津滨海湿地成为候鸟迁飞的“国际驿站”[J];海河水利;2002年04期 |
13 |
张绪良;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6期 |
14 |
石月珍,严以新;集对分析在盐城滨海湿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5 |
陈志鸿,陈鹏;厦门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J];厦门科技;2005年04期 |
16 |
任智勇,齐岩松,李然;饮用水生物预处理除氮技术[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3期 |
17 |
牟金玲;浅谈南大港农场滨海湿地保护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2年04期 |
18 |
郭红岩,王晓蓉,朱建国,李国平;太湖流域非点源氮污染对水质影响的定量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
19 |
张恒军,吴群河;底泥的氮、磷释放及其微生物影响的研究[J];环境技术;2003年S1期 |
20 |
张绪良,于冬梅,丰爱平,丁东;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退化及其生态恢复和重建对策[J];海洋科学;2004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