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摘要】:为分析南昌市大气降水离子来源和源区,对南昌市2016年4—9月大气降水样品主要阴阳离子的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运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分析来源和Traj Stat软件模拟后向轨迹.结果表明:NH_4~+和Ca~(2+)是南昌市大气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加权平均浓度为65.3和23.9μmol/L,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57%和21%;SO_4~(2-)和NO_3~-是主要阴离子,加权平均浓度为60.4和25.3μmol/L,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56%和23%.c(NH_4~+)、c(Ca~(2+))、c(K~+)、c(Mg~(2+))、c(Na~+)、c(Cl~-)、c(NO_3~-)之间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它们之间可能有相似的来源或形成化合物共同存在.结合PMF模型分析结果表明,Na~+、Cl~-很明显受到了海盐的影响,也部分受土壤和二次污染影响;K~+、Mg~(2+)、Ca~(2+)大部分来自于土壤,海盐、二次污染也贡献了一部分的K~+;SO_4~(2-)、NH_4~+和NO_3~-是组成大气二次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主要由二次污染源贡献;煤燃烧贡献了主要的F~-和部分SO_4~(2-).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表明,南昌市大气降水主要受局地降雨气团影响,5月、8月、9月受陆源及人为影响较大,海源性离子经过内陆上空时被稀释或沉降,导致6月、7月来自于海洋上空的降雨气团对南昌影响不大.研究显示,SO_4~(2-)对南昌市大气降水的影响逐渐增大导致降雨类型逐渐由混合型向硫酸型转化,人为影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
|
|
1 |
张龚,曾光明,蒋益民,刘鸿亮;湖南韶山大气降水及森林降水离子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
2 |
邱晓娟;闫志为;韦兰兰;覃卓萍;黄香萍;;桂林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其经树木枝叶淋滤后的变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11期 |
3 |
刘永可;;大气降水与环境污染[J];环境保护;1976年01期 |
4 |
刁仁平;;昆明大气降水中~3H,~(14)C含量监测[J];云南环保;1991年03期 |
5 |
张长侠,崔云霞,张萍;徐州市大气降水现状分析[J];江苏环境科技;1994年02期 |
6 |
翟金良,邓伟,郭传新,闫百兴,宋新山;吉林省城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异及成因[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
7 |
张艳丽,陈振民;大气降水酸碱性成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06期 |
8 |
柴合范,向哲涛,张美荣;大气降水酸碱性成因分析[J];河南科学;2001年03期 |
9 |
耿丽梅,王剑平,盛建萍,王喜红;大气降水对环境空气净化之研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冯立顺;刘洪燕;;大气降水钠的测定中外界影响因素的去除[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03期 |
11 |
蒋晓凤;赵一先;;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降水中镉镍铅[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年06期 |
12 |
牛彧文;何凌燕;胡敏;;深圳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J];环境科学;2008年04期 |
13 |
杨培刚;;大气降水中硫酸盐监测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2期 |
14 |
刘安娜;;干旱区降水酸碱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石河子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
15 |
董峻,王剑,吕翔,张经;黄海北部降水中氟的浓度变化[J];海洋科学;1993年03期 |
16 |
肖红伟;肖化云;王燕丽;唐从国;刘学炎;;典型污染城市9d连续大气降水化学特征:以贵阳市为例[J];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
17 |
王剑;徐美;叶霞;刘伟;;沧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4期 |
18 |
刘昌岭,任宏波,陈洪涛,夏宁;黄海及东海海域大气降水中的重金属[J];海洋科学;2003年09期 |
19 |
张苗云;王世杰;洪冰;袁向红;吴宗龙;;大气降水化学的统计学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环境化学;2007年05期 |
20 |
肖红伟;肖化云;王燕丽;;贵阳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