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生物膜工艺处理滨海农村污水脱氮特性研究
【摘要】:通过模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和间歇进水特点,考察一体化生物膜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能力。该工艺水解酸化池和局部循环曝气池有效容积比为13∶10,曝气装置位于局部循环曝气池中间底部,出水端设置斜管沉淀池,兼有泥水循环功能。装置连续运行30周,平均进水量为300 L/d,生物反应区HRT为4 d。研究结果表明:在出水BOD5平均质量浓度为15.5 mg/L时,出水TN、NH3-N、NO-3-N的平均质量浓度控制在16.9,3.53,13.2 mg/L以下,出水碳、氮指标均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要求。该工艺对间歇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硝化能力,出水NO-3-N占TN含量的78.1%,而反硝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
|
|
|
1 |
苏畅;王成端;;“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2期 |
2 |
张洪玲;邹俊;陈昕;;多级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工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
3 |
张华;黄健;冯少茹;;气浮—水解酸化—UBF—两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J];给水排水;2009年06期 |
4 |
袁守军,郑正,孙亚兵,朱宛华;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法处理中药废水[J];环境工程;2004年04期 |
5 |
李亚静,孙力平;水解酸化提高维生素B_1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试验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6 |
杨健,王士芬,俞勤;感光胶片废水的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试验[J];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06期 |
7 |
杨惠芳,蒋宏伟,陈瀚,张森林;季戊四醇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1年01期 |
8 |
周变红;制革废水处理工艺的新构思[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9 |
王大军,单连斌;填料式水解酸化——SBR法组合工艺处理乳品污水[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年01期 |
10 |
王民;王延峰;金亚斌;;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电厂废水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7年05期 |
11 |
王淦;汪家权;谢荣焕;;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化工综合废水[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6期 |
12 |
骆燕萍;冯臣;;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
13 |
郑永东,白端超;A—O工艺中水解(酸化)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探讨[J];工业水处理;1998年01期 |
14 |
郑书忠,王忠诚,徐庆源,张艳芳,戴瑞泉,季青;混凝—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J];工业水处理;2000年08期 |
15 |
胡锋平,刘建斌;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J];给水排水;2001年09期 |
16 |
石虹,任志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1年04期 |
17 |
曹敬华,黄铭国;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的设计及运行[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8期 |
18 |
李伟民,陈江北,王涛;水解酸化-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J];给水排水;2002年09期 |
19 |
黄其明,许晓峰,陆芳;水膜除尘/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4期 |
20 |
韩相奎,王树堂,刘壮;接触氧化/水解酸化/SBR法处理中药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