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靶内爆区超热电子实验研究
【摘要】:利用10道滤波荧光谱仪(FFS)研究了强激光和薄壁腔靶相互作用时超热电子产生的特征,结合GaAs硬X射线角分布探头、受激喇曼散射光探头、针孔相机的测量结果,分析得出:在内爆腔靶中,超热电子产生在源区,大部分超热电子被静电场和转换体约束在源区,只有小部分能量较高的超热电子进入到内爆区;内爆靶区超热电子总能量占超热电子总能量的约20%,占入射激光能量的1%—2%。
|
|
|
|
1 |
张钧,古培俊;超热电子的阻止功率及其在慢化过程中引起的轫致谱[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4年01期 |
2 |
李三伟,祁兰英,杨向东,梅启庸,赵雪薇,张文海,郑志坚,唐道源;腔靶内超热电子的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4年03期 |
3 |
郑永铭,王明达,卓志云,陆晓明,孙祚科,周兰;系列柱形薄壁腔靶制备工艺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4年04期 |
4 |
祁兰英,李三伟,郑志坚,梅启庸,张文海;0.53μm激光产生的超热电子的实验观测[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2期 |
5 |
宋向阳,韩申生,徐至展;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输运过程的蒙特卡罗模拟[J];光学学报;1996年03期 |
6 |
王建国,黎军,仝晓民,李家明;腔靶超热电子产生硬X射线的理论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3期 |
7 |
宋向阳,韩申生,张令清,邵雯雯,徐至展;ICF快点火概念中超热电子的能量输运[J];中国激光;1997年12期 |
8 |
李三伟,祁兰英,梅启庸,杨向东,唐道源;腔靶内爆区超热电子实验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8年03期 |
9 |
祁兰英,蒋小华,赵雪薇,李三伟,张文海,李朝光,郑志坚,丁永坤;短波长激光超热电子产生与抑制机理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10 |
陈黎明,张杰,梁天骄,李玉同,王龙,江文勉;超短脉冲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研究[J];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