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改进输出系数模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以嫩江流域为例

段扬  蒋洪强  吴文俊  周元春  
【摘要】:文章以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对研究区2006~2010年非点源TN与TP负荷进行了估算与空间模拟。结果表明2010年TN与TP入河量较2006年减小26.30%和18.04%。不同污染物来源中,对于TN和TP的贡献率排序为土地利用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土地利用变化对于TN和TP的输出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2006~2010年间有30.47%的土地发生变化,其中林地转变为草地面积最大;非点源TN和TP产生量总计分别减小了7 979.51和3 172.08 t,其中水域减小量最大,而草地产生量则增加最多;根据土地利用类型TN与TP转变过程量得出水域转变为草地这一过程对于氮磷的削减量最大,而林地转变为水域这一过程对于氮磷的增加量最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刘永锋;;流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梁博,王晓燕,曹利平;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樊在义;宋兵魁;杨勇;王文美;陈颖;;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3期
4 刘晓燕;张国珍;;中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估算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5 蔡明;李怀恩;刘晓军;;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2007年07期
6 王少平,俞立中,许世远,程声通;苏州河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7 邓琮;杨武年;;自贡市旭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年01期
8 程红光;岳勇;杨胜天;郝芳华;杨志峰;;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9 张亚丽;李怀恩;;土地利用关系法在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7期
10 金蕾;华蕾;荆红卫;袁斌;;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研究进展及对北京市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4期
11 王振;刘东征;郭军;;多雨城市排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控制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年01期
12 鲍全盛,曹利军,王华东;密云水库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价研究[J];水资源保护;1997年01期
13 王全金;徐刘凯;向速林;邹国林;;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赣江下游非点源污染负荷[J];人民长江;2011年23期
14 王波,张天柱;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2期
15 陈雪云;毛战坡;;有限监测资料下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方法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年05期
16 岳勇;程红光;杨胜天;郝芳华;;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炜;辛小康;裴中平;李建;;丹江口水库入库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与讨论[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四章)[C];2014年
2 王雪蕾;吴传庆;蔡明勇;卫新峰;钟部卿;袁蕾;;区域尺度新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A];第十六届中国环境遥感应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陆海明;彭辉;高俊杰;潘曼曼;张丽;孙金华;邹鹰;;利用水量水质实测资料估算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方法[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静;何俊仕;周飞;尹竹峰;;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岩;;浅谈辽宁省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6 高扬;朱波;汪涛;唐家良;周培;;估算紫色土流域地下水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降雨量参数法[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耿润哲;王晓燕;孟凡德;段淑怀;李世荣;路柄军;刘伟;;应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8 李强坤;胡亚伟;孙娟;;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方法及应用[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江春立;何俊贺;宋红军;韩彪;赵伟;黄世友;;一种新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测模型[A];环境工程2017增刊1[C];2017年
10 李明涛;王晓燕;段淑怀;路柄军;;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模拟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阮晓红;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影响及其定量化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李家科;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惠洪宽;基于L-THIA模型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模拟及其环境效应[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明涛;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万凤;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预测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2 祁继英;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任浩天;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土壤流失与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4 刘亚群;旭水河贡井段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聂铁锋;广州市城区暴雨径流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姚锡良;农村非点源污染负荷核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齐苑儒;西安市城区非点源污染负荷初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文妍;纳入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容量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张淼淼;柳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李继承;嘉陵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陈云芬;科技为非点源污染防控提供指导[N];云南日报;2009年
2 付饶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美国农业非点源控制政策的演变及启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