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从培养高素质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就高职"船舶柴油机"课程从教学内容、实验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方面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
1 |
李冠峰;高献坤;李遂亮;陈亮;于恩中;;《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年01期 |
2 |
侯丽华;张允;;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
3 |
唐萍;孙岩;;基于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0期 |
4 |
朱靖;刘永光;;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
5 |
李端;王艳;余发山;;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体会——以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级“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3期 |
6 |
王建华,庄表中;船舶柴油机排气管系统隔振探讨与实践[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8年03期 |
7 |
严新平, 金国杰;港作船舶柴油机磨损状态的油液监测试验研究[J];中国修船;1995年03期 |
8 |
于祺昌;信息化技术是船舶柴油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J];铁道机车车辆;2003年S1期 |
9 |
王家宏;李俊;;船舶柴油机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综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2期 |
10 |
李文静;郭蕴华;杨建国;;船舶柴油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J];柴油机;2009年04期 |
11 |
许芝芳;;柴油机冷却水温度对船舶节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10期 |
12 |
沈张勇;;新型船舶柴油机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0年12期 |
13 |
付宗仁;;船舶柴油机常见故障及使用管理注意事项[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5期 |
14 |
李昌定;船舶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故障诊断[J];中国修船;1995年03期 |
15 |
陈惠芬;;油料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船舶柴油机早期故障预报的探讨[J];船舶节能;1995年03期 |
16 |
王茂瑜;船舶柴油机管理和维护中的误区[J];航海技术;1999年05期 |
17 |
孙培廷;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发展趋势与环境关系的探讨[J];航海技术;2000年02期 |
18 |
黄加亮,蔡振雄,翁泽民,黄少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9 |
彭水生,吴恒,温宇钦,史成军,孙才勤,郭晨;轮机模拟器船舶柴油机改进的仿真软件(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
20 |
李国祥;孙永明;;基于AHP的船舶柴油机活塞环断环原因分析[J];机电设备;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