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两亲性含氟嵌段共聚物的RAFT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

陈艳军  罗文  王艺峰  张超灿  
【摘要】:采用大分子RAFT试剂技术,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TFEMA)]。跟踪研究了聚合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及聚合反应动力学。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和DSC表征了嵌段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Tg。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P(AA-b-TFEMA)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采用透射电镜观察P(AA-b-TFEMA)自组装形成的胶束的形貌,并用动态光散射法测试了透析前后的胶束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变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钱骏;姜晶;曾泽华;陈阳;潘晓娣;曹金鑫;华道本;;pH敏感的壳聚糖接枝聚合物的可控合成及载药性能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1年02期
2 卢磊;李刚辉;;聚合物结构对阳离子含氟PUA中性施胶剂的影响[J];化工时刊;2011年08期
3 王蓓蕾;涂松;邱永兵;陈元维;罗祥林;;星型两亲性聚己内酯-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J];高分子学报;2011年10期
4 胡园园;张超灿;陈艳军;胡亮;范亚男;;氟含量对含氟丙烯酸酯共混乳胶膜梯度结构和表面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1年08期
5 李光华;杨苹苹;高振胜;何丽秋;黄义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PS的合成及胶束形态[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1年03期
6 李晓艳;仇伟;李欣欣;韩哲文;;带有羧基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及超疏水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12期
7 苏文乾;杨兴兵;;还原剂对AGET ATRP乳液体系制备含氟涂料性能的影响[J];涂料工业;2011年06期
8 陈艳军;罗文;孙冲;;RAFT聚合技术在无皂乳液聚合中的应用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华;张俊虎;谢婧;李云峰;杨柏;;利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磁性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磁胶束[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李海军;彭桦;彭景阳;徐伟箭;;RAFT聚合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3 王新红;张春庆;李杨;王玉荣;曹俊;;通过新型ARGET ATRP体系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MA-b-PDMAEMA[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4 王筠;王严学;郑海庭;白如科;;含氟两亲性单体的合成及RAFT聚合[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5 王莹;于文志;杨柏;;液相ATRP法直接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梅爱雄;杜滨阳;印可桢;徐君庭;范志强;;PLAx-PEG44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囊泡胶束的形成[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王书唯;李亚鹏;张宝;赵义丽;吴战宇;艾鹏;王静媛;;化学酶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8 庞东旭;吴月利;周俊宇;孙海滨;朱宝库;;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VP-b-PMMA-b-PVP的合成及其对PVDF膜的亲水改性作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贺枫;贾华丽;王斯露;王艳平;卓仁禧;;新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酶促合成与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0 孙小英;罗英武;李伯耿;朱世平;;具有精确链结构的St/BA梯度共聚物热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洁;P(CL-LA)-b-mPEG类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备、胶束化行为及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徐鹏;基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有序功能纳米材料[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雷;RAFT(可逆加成—碎化—链转移)细乳液聚合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严青;稀土配合物掺杂偶氮苯聚合物体系的荧光调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张娜;生物降解性PSA、PEG-PSA的合成及其用作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庆华;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7年
8 高广政;含多肽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杨乘程;含氟丙烯酸酯乳胶粒子的可控合成与成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卢礼灿;紫外—可见光活化室温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D];湘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兴兵;含氟丙烯酸酯的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黄丽君;微波辐射聚合制备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3 刘欣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RAFT细乳液(共)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刘锦红;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崔秀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的乳液聚合[D];浙江大学;2006年
6 熊莉;三种交联体系改性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聚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玲玲;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乳液合成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8 戚桂村;基于咔唑的新型RAFT试剂的合成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9 刘亚兰;聚乙二醇-b-聚丙烯腈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钟雪丽;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的研究和应用[D];河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