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CO_2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王栋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CO_2捕集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CO_2制甲醇、制乙烯、制芳烃、与甲烷重整制合成气、制备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以及用于手机电池金属回收等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新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肖阳;;水泥厂CO_2捕集及产品化应用探讨[J];水泥技术;2017年05期
2 胥蕊娜;陈文颖;吴宗鑫;;电厂中CO_2捕集技术的成本及效率[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3 ;新型膜材料具备优异CO_2捕集性能[J];石油化工应用;2020年08期
4 杨远欣;;CO_2捕集及利用技术的前景与挑战[J];化工管理;2017年31期
5 朱兵;赵方鲜;周文戟;费维扬;;碳酸二甲酯捕集CO_2的技术经济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6 韩玉杰;;CO_2的捕集和封存技术的现状、前景与挑战[J];应用能源技术;2009年06期
7 赵雪;芮久后;王宇;刘雅文;;探讨适合中国的CO_2捕集技术[J];科技导报;2010年04期
8 陆诗建;黄凤敏;李清方;张建;;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与工程进展[J];现代化工;2015年06期
9 刘练波;郜时旺;许世森;;燃煤烟气CO_2捕集系统与电厂系统集成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3期
10 柳康;许世森;李广宇;任永强;;基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燃烧前CO_2捕集工艺及系统分析[J];化工进展;2018年12期
11 王美霞;王红;;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研究[J];山西化工;2014年04期
12 陈璐菡;徐金球;孙志国;;CO_2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01期
13 张壮壮;冯帅;刘璐;严文瑞;王世飞;;CO_2捕集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综述[J];山西农经;2017年11期
14 马晓丽;;火电厂CO_2捕集技术浅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年07期
15 艾先立;;CO_2捕集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蓓;刘煌;陈光进;;吸收-吸附耦合分离捕集CO_2应用基础研究[A];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C];2015年
2 崔国凯;张峰涛;周秀鸳;王键吉;;功能化离子液体快速高效捕集CO_2[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C];2014年
3 陆建刚;刘聪;张慧;嵇艳;陈敏东;;膜接触器捕集CO_2技术的开发[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4 ;燃气CO_2捕集装置完成首阶段示范[A];2013年全国镁化合物行业年会暨技术产品展示大会专辑[C];2013年
5 孔令先;刘炜光;君效天;;某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中捕集CO_2用于油田驱油工业化试验简介[A];2013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骆永国;杨前明;;基于太阳能热泵技术的MEA法CO_2捕集系统性能分析[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罗小燕;王从敏;崔国凯;李浩然;;利用碱性可调的离子液体调控CO_2的捕集行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巩梦丹;尹华强;;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现状和展望[A];2013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锁江;周清;吕兴梅;何宏艳;;二氧化碳的捕集分离与减排技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丽宁;;高炉出铁场烟尘捕集方式的探讨[A];2011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11年
11 刘雪峰;;胜利电厂锅炉烟气中捕集CO_2用于油田驱油试验[A];全国第八届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2 韩永嘉;王树立;张鹏宇;朴文英;;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3 项生昌;张章静;;捕集CO_2的多孔MOFs材料的筛选和评价机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4 于建国;李平;;燃烧后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技术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5 王从敏;;氢键在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CO_2中的作用研究[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6 陈健;罗伟亮;于燕梅;费维扬;;CO_2吸收法捕集技术及其热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7 张建玲;李建申;韩布兴;刘元会;杨冠英;;利用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捕集CO_2[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8 陆文龙;;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9 李培源;苏炜;霍丽妮;;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技术研究进展[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0 朱玲;王金渠;樊栓狮;;水合物膜法捕集烟道气中CO_2新技术[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克舫;醇胺吸收法燃煤电厂CO_2捕集系统能量分析及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穆卫军;硅基介孔材料改性吸附/捕集CO_2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刘振;燃煤电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碳吸附捕集过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楠;改良氨法捕集烟气中CO_2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李晓飞;新型微流化床簇反应器研制及其CO_2捕集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黄宽;基于离子液体或多孔碳的酸性气体捕集介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崔国凯;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应用于二氧化硫气体捕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黄兆贺;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衍生物在CO_2捕集及转化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9年
9 张新军;烟气CO_2捕集新技术及传质特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李骏;以聚乙二醇为助溶剂的醇胺和离子液体混合体系吸收CO_2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11 李文慧;Co基催化剂制备及其CO_2加氢转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2 相成志;地基红外差分吸收CO_2探测激光雷达激光稳频与信号处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13 胡迎超;高温固体吸附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及成型改性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4 蒋芸;卫星遥感CO_2反演及植被地区荧光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15 刘国华;机动车尾气高温CO、CO_2排放因子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16 范晶晶;煤层CO_2封存影响因素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17 蒋兰兰;CO_2地质封存多孔介质内气液两相渗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8 毛政中;微生物电催化还原CO_2产甲烷系统运行性能提升及实用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21年
19 杨朋金;裸露潮间带表观CO_2通量的变化规律[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0 马雪菲;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_2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贾东晓;基于化学吸附的燃烧后CO_2捕集系统非线性分析及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2 黄杰;CO_2空气捕集与转化利用的耦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揭超;醇胺法CO_2捕集系统的建模与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4 吴军海;氨基-唑基双功能化离子液体溶液捕集CO_2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20年
5 张金鑫;胺法烟气CO_2捕集工艺及热泵节能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
6 于琪;CO_2捕集过程热能综合分析利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7 柴欢欢;羟乙基乙二胺溶液捕集CO_2过程中的降解及再生[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8 高丽娟;CO_2捕集解吸塔顶蒸汽热能回收及能量综合利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9年
9 陈晓燕;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交联聚合捕集CO_2性能的研究[D];华侨大学;2020年
10 骆永国;基于热泵技术的MEA法CO_2捕集系统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1 冉启东;悬浮浆液吸收—吸附耦合捕集CO_2原位Raman光谱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12 张萌萌;燃煤电厂高温烟气钙基CO_2捕集工艺优化[D];青岛科技大学;2020年
13 高鹏;燃煤电厂烟气CO_2捕集仿真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4 孙龙;氨法捕集CO_2过程中氨逃逸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5 陈新明;基于IGCC发电系统的CO_2捕集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6 刘佳佳;CO_2捕集、运输、驱油与封存全流程建模与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9年
17 涂聪;CO_2捕集能耗分析与煤基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技术经济关联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18 李明星;基于国4轻型车用柴油机的部分流颗粒捕集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9 陈晏杰;含NH_3、CO_2工业废气捕集工艺的模拟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0 吴海超;电厂烟气CO_2捕集实验研究及技术经济性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陈铮杰;新技术能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N];科技日报;2020年
2 计红梅;年捕集二氧化碳超10万吨示范基地建成[N];中国科学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张铭贤;河北6家企业首批试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N];中国环境报;2021年
4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林伯强;中国碳中和视角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N];第一财经日报;2021年
5 记者 张行勇;专家共议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N];中国科学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张景阳;新技术有望将二氧化碳捕集成本降低八成[N];科技日报;2017年
7 记者 吴少男;专家在银研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N];宁夏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孟晶;方向:从捕集封存向利用过渡[N];中国化工报;2010年
9 记者 曹斯;将可捕集90%所排放的二氧化碳[N];南方日报;2015年
10 ;首个捕集与封存二氧化碳项目取得阶段成果[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11 本报记者 孟为;北京首开电厂捕集二氧化碳先河[N];北京日报;2008年
12 石胜;二氧化碳捕集:“入地为宝”提产量[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3 张化义;CO_(2)捕集与封存[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14 记者 朱芙蓉通讯员 车丹军;推进二氧化碳捕集与处理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15 本报记者 丁国元;“捕集”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N];工人日报;2009年
16 实习记者 刘倩;壳牌清洁技术高效捕集二氧化硫[N];中国石油报;2015年
17 梁钢华;捕集与封存二氧化碳研究项目出成果[N];中国建设报;2010年
18 本报记者 曹丙利;如何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N];科技日报;2010年
19 李大庆;炼焦除尘新技术粉尘捕集率可达95%以上[N];科技日报;2008年
20 记者 苏永生;我区CO_(2)捕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N];内蒙古日报(汉);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