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用水效果的初步研究

鲁璐  罗国芝  谭洪新  孙大川  
【摘要】: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物絮凝技术(BFT),可以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转化为可被部分养殖对象重新摄食的絮体饵料,而且在絮凝体形成过程中对水体氨氮等物质的去除有明显作用。试验在自建的生物絮凝反应器中分别接种活性污泥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絮凝体形成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种活性污泥的装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2.25%、94.04%;接种枯草芽孢杆菌的装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1.53%、97.89%;同时接种活性污泥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装置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0.85%、63.19%;对照装置中不接种任何物质,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1.41%、70.56%。分别接种活性污泥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装置在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氮方面较好。试验装置中所形成的絮体颗粒直径在0.1~1.0 mm,粒径大小适合作为部分养殖鱼类稚鱼期的开口饵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牟希东;胡隐昌;汪学杰;李晓慧;刘超;黎伟新;罗建仁;;水浮莲对水产养殖排放水体净化的初步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7年06期
2 张克强;李野;李军幸;;芽孢杆菌菌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初探[J];海洋科学;2006年09期
3 隋丽英,于秀玲,辛乃宏,孙钜钜;养殖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快速测定[J];海湖盐与化工;1998年02期
4 潘云峰;罗国芝;谭洪新;孙大川;;不同碳源对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比较[J];水处理技术;2011年11期
5 谭洪新,罗国芝,朱学宝,瞿玉玑,郁志明;水栽培蔬菜对养鱼废水的水质净化效果[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郑玉林;水产养殖中水净化处理[J];渔业现代化;2000年02期
7 ;环球浏览器[J];环境与生活;2011年08期
8 王中林;;用啤酒厂废水和副产品进行水产养殖[J];酿酒;1992年05期
9 李康民,李佩珍;除草剂对水产养殖的潜在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1995年02期
10 董志彬;对山东沿海水产养殖考察的情况综述[J];苏盐科技;2000年03期
11 张景富,马丁园,蒋爱君,黄杰,张烈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东平湖水质受水产养殖业影响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3年05期
12 刘瑞兰;硝化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3 安健;宋增福;杨先乐;黄志华;张小能;;好氧反硝化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反硝化特性[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14 John E.Colt ,王兆伍 ,侯子平;水产养殖增氧装置的设计[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5年06期
15 赵世骅;水产养殖业中生态农业的探讨[J];浙江气象;1994年02期
16 陈秀为,张克强;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保护;1996年03期
17 陈实;环境管理系统在英国水产养殖业中的实施[J];世界环境;1998年03期
18 Mбnica Tapia;Luis Zambrano;李佩珍;;从水产养殖目标到真实的社会和生态影响:评在墨西哥中部农村引进鲤鱼的功过[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3年04期
19 于庆东;胶州湾各岸段养殖条件综合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0年02期
20 黄文钰,舒金华,许朋柱;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土壤;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水质净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大菱鲆养殖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2 刘恒义;吕鹏飞;;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修复作用[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龚珞军;马达文;付国斌;程咸立;刘定柱;李赛城;杨兰松;;渔用微生态制剂研究、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王玉堂;;渔用微生态制剂忧思录[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黄光华;;浅谈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A];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C];2006年
6 吴淑勤;;我国水产养殖病原检测试剂盒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A];泛珠三角区域渔业经济合作论坛第三次年会会议论文[C];2008年
7 金明昌;韦先超;田建平;;我国无公害渔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8 金明昌;韦先超;田建平;;我国无公害渔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峰;杜尚丰;赵亮;;GPRS在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王锋;闻宏伟;;虹鳟鱼养殖专家系统的设计[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泮进明;基于鱼草共生生态原理的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植物滤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刘克;北京市典型河湖再生水补水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健;AB法A段处理城市污水效能与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徐建瑜;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急性应激条件下尼罗罗非鱼的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梁霞;周丛藻类环境响应与水质处理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鹰;高密度水产养殖生态工程设计及循环水流转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张明;硝化细菌应用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慧明;泥沙颗粒生长生物膜后基本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童春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以长江口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铁龙;纳米铁及铁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修复地下水基础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云峰;两种碳源条件下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生物絮凝效果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2 张艳;水质净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大菱鲆养殖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江娟;化学—生物絮凝提高二沉池出水水质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杜军;提高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水解酸化阶段挥发性脂肪酸产率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5 刘娟;生物絮凝—再生工艺研究及特性参数的测定[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6 唐华钟;序批式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7 刘玥;壳聚糖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亚硝酸盐氮的吸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蕊;北塘地区生态水系构建与水质保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苗利利;胞外聚合物对活性污泥吸附再生和生物絮凝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温军辉;载菌蒙脱石的构建及其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昌波;咸宁实现水产养殖和水质净化双赢[N];中国渔业报;2006年
2 福建金谷科技研究小组 福建农业大学动物养殖技术研究所;(接上期)复合型絮凝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完)[N];中国海洋报;2001年
3 ;水产养殖防寒防冻措施[N];宜春日报;2008年
4 记者 古春婷;3万亩良田告别水浸[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溧组;远程教育让村民有了“顺风耳”[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杨晓晖;水产养殖大有可为[N];驻马店日报;2011年
7 于文;走新型无公害水产养殖之路[N];中国特产报;2005年
8 朱翔;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村水产养殖人均增收10元[N];江苏经济报;2000年
9 通讯员 昌权 黄蓓;水产养殖成为石泉新兴支柱产业[N];安康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麦彩霞;寒冷天气造成大规模死鱼[N];湛江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