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玉米高温热害原因及应对措施

梁世强  杜德强  宋志敏  袁刘正  
【摘要】:临颍县是河南省玉米重要产区之一,本文针对临颍县玉米生产中出现高温热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梁世强;杜德强;宋志敏;袁刘正;;玉米高温热害原因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05期
2 陈允秀;;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及其缓解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7年16期
3 程元霞;;商丘市玉米高温热害分布及对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06期
4 李正喜;纪宗锐;;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08期
5 黄维;郑慧琳;刘永裕;吴炫柯;;南充市一季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30期
6 黄宇;王华;;高温热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湖南农业;2008年08期
7 赵宏芬;赵宏敏;;大棚高温热害对蔬菜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07年12期
8 朱奇;张祥;曹洪;;2006年中灿稻高温热害情况调研[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年10期
9 王玉堂;;高温热害对农作物生育的影响与对策[J];新农村;1995年06期
10 程德瑜;;危害积温及其在作物灾害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气象;1988年01期
11 刘道红;汪友元;钟鸣;熊路;雷志祥;李进兰;;玉米高温热害预防与缓解技术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22期
12 张蕾;侯英雨;杨冰韵;黄大鹏;;长江流域一季稻高温热害分布特征及风险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8年02期
13 唐国敏;刘永裕;黄维;吴炫柯;安佳君;程倩倩;;柳州市早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J];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20期
14 王宣;;阐述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年18期
15 ;高温热害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新技术;2006年03期
16 王玉;;高温热害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06年07期
17 王玉堂;;高温热害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策[J];农家科技;2006年07期
18 王玉堂;;蔬菜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J];致富之友;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伟平;肖强;孙科;邓盛蓉;杨鸣;;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区划[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8年
2 王强;陈雷;张晓丽;梁天锋;高国庆;吕荣华;陶伟;唐茂艳;;水稻生殖生长阶段不同时期高温热害对产量损失的影响[A];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7年
3 罗艳;伍晓玲;于堃;周建平;江春;王传辉;;2013年极端高温对合肥一季稻的影响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保障农业提质增效[C];2015年
4 田俊;崔海建;;早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气象指标试验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保障农业提质增效[C];2015年
5 李仁忠;刘海英;李建业;叶海龙;余久红;金志凤;;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6 徐田军;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刘月娥;张连平;叶翠玉;刘秀芝;;玉米萌发幼苗期的抗旱性鉴定评价[A];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7 张雪梅;陈莉;朱海霞;兰博文;;1961~2009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期间低温冷害环流形势分析[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8 陆魁东;黄晚华;申建斌;宋忠华;;湖南一季超级稻种植气候区划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陆魁东;黄晚华;方丽;周玉;;气象灾害指标在湖南春玉米种植区划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孟林;王春乙;;1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价[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保障农业提质增效[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艳梅;气候变化对四川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趋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王运圣;玉米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琳琳;水稻抽穗期高温热害应对技术[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谢晓燕;苏皖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3 岳焕然;基于表型特征的玉米干旱识别[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4 朱敏;麦秸还田方式对川中丘陵紫土物理性状、碳库及玉米生长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5 杨帅;山地黄壤玉米季坡耕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及侵蚀产沙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6 田东哲;基于图像技术的农作物生长状态识别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7 王珂;基于绿肥的不同施肥措施对新整理地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年
8 王烁;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关中地区玉米农学参数估测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9 庞泽源;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吉林西部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与区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欣然;旋耕秸秆还田条件下增氮对土壤养分、生物指标和玉米产量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玉米缺粒农民愁 高温热害是“祸首”[N];农民日报;2016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通讯员 杨绮薇;今年高温热害将重于常年[N];南方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余杏;高温热害已来临 水稻蔬菜巧防护[N];湖南科技报;2018年
4 记者 史力;农作物受旱面积逾600万亩[N];安徽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史力;高温热害咋应对?[N];安徽日报;2017年
6 州科技局供稿;如何预防作物高温热害[N];博尔塔拉报;2010年
7 农友;谨防作物高温热害[N];陕西科技报;2009年
8 通讯员 张明 记者 郭军;气象台提醒果农预防高温热害[N];陕西日报;2009年
9 林滋銮;蔬菜高温热害的防御[N];福建科技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吴公然 通讯员 宗锦涛;科学应对我省农作物高温热害[N];湖南科技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