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植物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
【摘要】:正植物保护工作是控制农业生物灾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新形势下,对植保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加强基层植物保护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的可持续
|
|
|
|
1 |
张魁锋;;农田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J];山西农业;2006年27期 |
2 |
崔新蕾;蔡银莺;张安录;;农户参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5期 |
3 |
;河北省新建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J];创新科技;2012年12期 |
4 |
郭云书;;正确使用农药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J];河北农业科技;1988年02期 |
5 |
王瑞玲;陈印军;;城郊农田生态环境质量预警体系研究及应用——以郑州市为例[J];土壤学报;2007年06期 |
6 |
蔡太义;贾志宽;黄耀威;黄会娟;杨宝平;张睿;韩清芳;聂俊峰;;中国旱作农区不同量秸秆覆盖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Ⅰ.不同量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5期 |
7 |
员伟征;;油气开采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及治理策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23期 |
8 |
陆自强;昆虫与农田生态环境的净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3年02期 |
9 |
朱子会;对改善旱地农田生态环境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0年05期 |
10 |
陈玉水,任祖淦,唐福钦,王东海,张逸清;优化肥料组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物质循环的研究[J];土壤通报;1998年04期 |
11 |
屈光道,张小电,王改成,张合庆;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木糖、糠醛废渣综合利用方式的探讨[J];农村能源;1999年05期 |
12 |
王一民,刘峰;抗虫棉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当代生态农业;1999年Z1期 |
13 |
;蔬菜无公害栽培三大效益[J];农家顾问;2003年08期 |
14 |
朱劲伟;防护林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中的作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3年01期 |
15 |
严立冬;湖北省耕作制度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改善对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
16 |
樊智翔,张银双,郭跃东;解决农田林网“胁地”的措施[J];中国林业;1994年08期 |
17 |
王建勋;防护林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中的作用[J];新疆环境保护;1998年01期 |
18 |
杨欣;蔡银莺;;武汉市农田生态环境保育补偿标准测算[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年01期 |
19 |
余存祖,刘耀宏,戴鸣钧,彭琳;黄土高原的侵蚀及其防治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85年05期 |
20 |
邓集松;苏金华;杜刚强;曲志强;;阴山北部丘陵区风蚀、水蚀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198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