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摘要】:
<正> 向日葵以丰富的含油率及高贵的经济价值,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但是,向日葵的各种病害,尤其是菌核病对向日葵生产威胁严重。该病流行广,凡是种植向日葵的地方均有发生。我国的内蒙、吉林、黑龙江、山西、辽宁等省、自治区近年来连续发生,严重年份重病区发病株率高达90%以上,造成绝产。 一、病源 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科,核菌属。其主要特征是菌丝体能形成菌核并在菌核上产生长柄子囊。菌核是传播浸
|
|
|
|
1 |
梁泉,王志明,汪国森,徐利敏,鲁光球;向日葵菌核病菌核秋季田间生成量的估算[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3年04期 |
2 |
赵滨海,耿庆利,崔晓玲,时晓利;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化农业;2003年06期 |
3 |
陈志,张继俊;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7年05期 |
4 |
程云波;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百事通;1999年13期 |
5 |
范学凤;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技服务;2003年04期 |
6 |
杜霖,高润明,张改铃;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措施[J];山西农业;1998年02期 |
7 |
程云波;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1999年12期 |
8 |
于长来;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北京农业;2004年05期 |
9 |
张宏;向日葵菌核病 的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2年08期 |
10 |
于长来;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新技术;2004年02期 |
11 |
汪国森,王志明,牛文武,李德祥,王久春,王洪中;向日葵菌核病的侵染循环与防治策略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4年03期 |
12 |
王晓辉;向日葵菌核病症状、传播途径与流行因素[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5年04期 |
13 |
于基成,刘秋,房德纯,魏守恩;向日葵菌核病的药剂防治试验[J];杂粮作物;2000年05期 |
14 |
兰海燕;几种向日葵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J];植物保护;2000年06期 |
15 |
李玉斌,张永礼,李柏年;向日葵菌核病子囊孢子传播距离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4年01期 |
16 |
黄绪堂;黑龙江省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
17 |
智小青,张艳芳,董利宁;向日葵菌核病的室内药剂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S2期 |
18 |
于长来;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07期 |
19 |
刘建军;;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J];山西农业科学;1986年11期 |
20 |
樊培樑,党致家,弥未平,吕东瑞;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植物保护;198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