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不同基因型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人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EC1、北京截头和SWCC12 3种黄瓜苗期在形态、生理及PSⅡ对低温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均使3种黄瓜产生冷害,EC1植株脱水最轻,SWCC12冷害最严重;3种黄瓜的电渗率和丙二醛(MDA)因低温处理而增加,变化最小的是EC1,最大的是SWCC12;低温处理提高了3种黄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尤其是EC1和北京截头的SOD活性反应更为高效和快速,EC1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始终高于处理前的,而北京截头中分别先降低后升高及变化不明显,SWCC12中主要变化趋势为增加,EC1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在低温处理2 d时活性最高,之后下降至原来水平,北京截头和SWCC12中变化不大;3种黄瓜体内可溶性蛋白在胁迫处理时都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EC1和北京截头中的可溶性糖也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现象,但都显著高于处理前,而SWCC12中可溶性糖呈显著下降趋势;3个基因型黄瓜内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胁迫时间先增加后降低,EC1中维持高含量时间长,下降幅度最小,SWCC12下降幅度最大;低温均影响了3份黄瓜的PSⅡ、Fv/Fm、Yield和ETR,下降幅度最大的是SWCC12、最小的是北京截头。
|
|
|
|
1 |
田景花,张红,李明,乜兰春,王惠英;APM对黄瓜幼叶细胞超微结构冷稳定性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2期 |
2 |
逯明辉,娄群峰,陈劲枫;黄瓜的冷害及耐冷性[J];植物学通报;2004年05期 |
3 |
卢淑雯;刘文萍;李柱刚;南相日;刘建新;秦智伟;;黄瓜耐低温基因转化后代的生物学鉴定[J];中国蔬菜;2010年10期 |
4 |
张芬琴;谢宗平;王晓琴;崔玮;;工业废水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4期 |
5 |
范玉贞;;冬、春季节菠菜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6 |
郝林华;陈靠山;李光友;;牛蒡寡糖促进黄瓜生长及抗低温胁迫的生理效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6年01期 |
7 |
郝林华,陈靠山,李光友;牛磺酸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年01期 |
8 |
徐文谦;田慧琴;罗云波;朱本忠;;LeERF1的超表达对采后番茄果实低温抗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0年11期 |
9 |
钱婉琴;黄瓜子房和果实弯曲的发生和恢复[J];中国蔬菜;1988年02期 |
10 |
贾俊芳;;黄瓜家庭盆栽[J];现代农业;1990年12期 |
11 |
宋永林,张芳焰;黄瓜的施肥与营养失调的矫正[J];蔬菜;1994年05期 |
12 |
曹辰兴;;“新泰密刺”黄瓜的后起之秀[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4年06期 |
13 |
赵崇新;青椒与黄瓜间作效益高[J];河北农业科技;1995年02期 |
14 |
吴延岭;黄瓜增产显著[J];山西农业;1996年10期 |
15 |
周伯瑜;露地黄瓜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J];农家参谋;1996年03期 |
16 |
刘锋;黄瓜用化调 高产又高效[J];安徽农业;1997年12期 |
17 |
柯锋;;利用大棚空间栽种吊盆黄瓜[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7年03期 |
18 |
孙立,刘江萍,吕佩珂;黄瓜缺素症及防治[J];北方园艺;1998年02期 |
19 |
文;黄瓜与西红柿不宜同棚栽培[J];农家参谋;1998年03期 |
20 |
陈英奇,赵英杰,李淑春;黄瓜和芹菜的保鲜方法[J];北方园艺;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