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潮间带产絮凝剂放线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耿强  冯胜科  张超  刘其友  
【摘要】:从唐岛湾潮间带泥沙中筛选出放线菌18株,进行含油废水实验复筛后得到较高絮凝活性的菌株Y-3,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Y-3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Y-3菌株最适培养基为:乙醇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低盐度;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0,乙醇用量35 mL.(L海水)-1,摇床转速130 r.min-1。在最优条件下,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率达到92.76%,对含油废水也具有较好处理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会;周燕;;生物絮凝剂F-12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2 古丽·艾合买提;穆斯塔帕·克地尔;唐娴;;产黄原胶降解酶放线菌筛选及发酵工艺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苗燕;刘鑫;李芳;;混凝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朱敬涛;韩志勇;冯欣;李伟;鹿玲;;黄土-微生物系统处理含油废水的静态模拟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4期
5 王飞;高辉;涂国全;;一株产庆大霉素B的绛红小单孢菌的分类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王淑钊;曹贵贞;赵晓兵;;膨胀石墨对含油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7 吴康宁;刘丁榕;戴红霞;裴志斌;刘彩丽;刘江红;;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J];辽宁化工;2011年07期
8 王春颖;田瑞华;段开红;万永青;罗建辉;王振宇;;一株放线菌降解风化煤的工艺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祁昌军;廖琦琛;董浩平;杨娟;李继选;;江苏辐射沙洲潮间带风电场对海洋水动力场的影响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8期
10 邓慧;秦爽;赵艳峰;蒋林时;李萍;张起凯;;粉煤灰对废水中的石油样品的吸附去除[J];能源环境保护;2011年04期
11 刘江红;潘洋;戴红霞;贾云鹏;;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及絮凝条件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6期
12 顾锡慧;李立峰;滕厚开;陈军;杨子立;;改性粉煤灰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2010年04期
13 李佳凤;刘永红;董岁明;仝攀瑞;;绿色阳离子生物絮凝剂的微波合成与应用[J];广州化工;2011年16期
14 石德金;马骋;赵天娇;;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比较研究[J];北方环境;2011年08期
15 齐西珍;任丽梅;郑芳;张奇;白芳;白钢;;人胰腺α-淀粉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微生物学报;2011年08期
16 雷国元;丁翠萍;杨家轩;;1株高效产絮凝剂菌株的分离及其在冷轧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2011年09期
17 王欢;聂松;王庆;;聚硅酸铝锌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年11期
18 李孟;钟晨;;改性陶瓷滤料处理武钢含油废水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9 张莹;霍莹;阮晓磊;张虹;;微波强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1年04期
20 ;网络版论文摘要[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宁;贾春燕;张茹萍;郑洪波;张广民;;放线菌菌株Y23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研究及其分离条件探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国英;宋光桃;杨蕾;;油茶炭疽病拮抗放线菌分离和筛选[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3 覃重军;;放线菌线型复制子新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张攀;彭玉梅;段硕;孙现超;杨水英;青玲;;缙云山土壤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初步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秋;;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筛选方法研究[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毛培宏;娄恺;徐丽华;金湘;姜成林;;新疆极端环境放线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A];2005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邹静;杨燃;;口腔放线菌与儿童龋的关系初探[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红艳;张亚莲;常硕其;傅海平;彭细桥;;茶白星病拮抗放线菌的初步筛选[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穆军;缪辉南;焦炳华;;海洋嗜盐放线菌XD20中活性成分研究[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10 覃重军;;放线菌线型质粒的复制和接合转移[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刚正;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大鹏;以秸秆和谷氨酸废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及其净水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于冰;产絮菌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其功能解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金宏;放线菌来源的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的筛选[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5 谢晶;植物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李强;放射状土壤杆菌M-503产生物絮凝剂的制备、纯化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薇;产絮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特性及絮凝成分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杨朋金;裸露潮间带表观CO_2通量的变化规律[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严晓建;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惠明;枯草芽孢杆菌B53的分离鉴定及产聚γ-谷氨酸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小华;化学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林忠胜;混凝吸附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梦;无机陶瓷膜法处理机械加工厂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汪锦明;纳米ZrO_2改性氧化铝微滤膜分离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5 王新刚;生化法处理高盐含油废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李玉信;“磁化—斜板高效除油沉淀—过滤”新技术在连铸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孟燕;聚合硫酸铁制备及处理含油废水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8 涂文锋;含油废水处理的电凝聚气浮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9 田凤蓉;含油废水酵母菌-SBR处理工艺及微生态群落解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马立艳;超滤法处理含油废水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光普;应高度关注潮间带管理和保护[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记者朱蓓宁;潮间带内捕风发电[N];南通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朱昀涓 陈可;向潮间带要风电的难题如何攻克[N];南通日报;2009年
4 记者 尚静;我区发现世界首个耐高辐射放线菌和真菌[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5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吴璇;灵州石化违法排放含油废水[N];宁夏日报;2010年
6 陆宇;对发展潮间带风电的几点思考[N];中国能源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超;新技术脱去含油废水“脏外衣”[N];科技日报;2009年
8 刘瑞峰 曹霁阳;复合生物絮凝剂市场潜力大[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9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黎江东;利用工业废弃物处理含油废水[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钟向阳 通讯员 谭朝稳;中国首个海上潮间带试验风场并网运行[N];中国工业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