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关于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

侯智慧  
【摘要】:金的表生地球行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十几年的研性表明,金并非隋性元素,其化学活动性是很强的。金的原生赋存状态影响着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呈硫化物、分子和原子分散的金在表生环境中易被活化、近移和富集,而呈自然状态(粒径大于50u)则是不活动的。此外,景观条件对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景观条件下金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生物活动,特别是植物,对金的表生迁移、分配和富集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地表天然水是金的表生迁移的主要介质。在地表水中,溶解金的含量此颗粒金的含量高2至6倍的这表明,金在天然水中,并非主要以物理形式携迁,在许多情况下是以化学状态迁移的。作者认为,影响金从溶液中沉淀下来的主要因素有:pH值的改变引起金络合物的分解;吸附和共沉淀作用;Eh值的改较;有机络合物的氧化分解;生物的沉淀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广韬;;从胶体化学观点讨论影响粘质土物理技术性质之物质因素[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7年06期
2 ;天然水中重金屬总量鋅、銅、钼、砷的野外快速測定法[J];地质与勘探;1959年11期
3 ;苏联天然水同位素研究的进展[J];勘察科学技术;1983年01期
4 张兴磊;花榕;郇延富;罗明标;张燮;陈焕文;;采用新型手持式光度计检测天然水中痕量铀[J];铀矿地质;2009年05期
5 В.Б.斯皮瓦科夫斯基;В.А.集敏娜;Л.С.加夫里柳克;甘鉴;;岩石和天然水中微量铀的测定[J];铀矿地质;1962年03期
6 侯智慧;;关于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7 何世春;;我国一些天然水中的氟[J];地理科学;1987年03期
8 ;天然水中微量重金屬离子之濃集及其測定[J];地质与勘探;1959年07期
9 凌雯,李峰译;铁-钛氧化物中钒的地球化学行为[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0期
10 牛平山,贾贵廷,田全伦;临淄地区地下水中氮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1 于蕾;王训练;赵博;;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组成的分维数特征[J];地学前缘;2011年03期
12 屠树德;毛雪瑛;李岫霞;钱杏珍;王玉琦;陈冰如;李智;;新疆天山和吐鲁番盆地天然水自然背景值[J];地理科学;1983年01期
13 侯智慧;;表面活化吸附体野外预富集—测定团结沟天然水中的微量金[J];地质与勘探;1986年05期
14 朱兆奇;;锰在风化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在找矿中的意义[J];地质与勘探;1988年04期
15 陈鸿达;谭海明;;从铜的地球化学行为探讨常宁铜鼓塘富铜矿床的成因[J];湖南地质;1991年04期
16 卢治平;连续测定天然水中铋、铜、铅、镉、锌、锰──用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17 洛帕特金娜;齐万夷;;潮湿地区天然水中铀的迁移规律及其在测定铀水化学本底时的运用[J];铀矿地质译丛;1965年02期
18 李国会,张天佑,黄新跃,殷萍君,樊守忠;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天然水中多种元素[J];岩矿测试;1998年02期
19 蔡根庆;张子敏;李胜祥;;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元素地球化学[J];地质学报;2005年06期
20 苏尚国;沈存利;邓晋福;汤中立;耿科;;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全球主要铂族金属矿床类型[J];现代地质;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家岷;陈继镛;董发勤;;天然水美石[Mg(OH)_2]的ESR研究[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2 徐志方;刘丛强;马英军;张鸿翔;靳新娣;;液-液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天然水中的痕量稀土元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钱雅倩;庄龙池;;以金属锌为还原剂、活性炭为吸收剂,测定天然水和矿物包裹体中的氢[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4 白瑞梅;吴静淑;冯江华;;通过Ag_2S制备硫同位素分析样品SO_2的方法[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5)[C];1982年
5 王立;;负载PAN—CHCl_3泡沫塑料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铅[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6 袁道先;;人类活动对岩溶水文系统的影响[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0)[C];1990年
7 张继县;;黄原酯棉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水中铅[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8 钱雅倩;庄龙池;;金属锌法测定天然水及矿物包裹体水中氘[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7)[C];1983年
9 董申保;;地质科学中物质组分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的前瞻[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10 干国梁;;江西黄沙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及其稀土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照亮;喀斯特流域风化成土作用及其矿质元素行为与环境质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2 廖泽文;沥青质地球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晶;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隐伏矿水化学测量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庞仁松;长江口泥质区的现代沉积速率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启林;获取调查数据182万余条[N];中国矿业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