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元山洼A型花岗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以内蒙古中部察哈尔右翼后旗元山洼二长花岗岩为对象,对其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元山洼二长花岗岩主要由正长石、微斜长石、更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其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32.1±2.6) Ma,属晚三叠世侵入岩。该岩体富SiO_2、K_2O、F、Rb、Ga、Th、U、Zr、Hf、LREE,亏损FeO~T、MgO、CaO、P_2O_5、Zn、Ce、Sr、Ba、Nb、Ta、Ti、HREE,具较高的10 000 Ga/Al、LREE/HREE、La_N/Yb_N比值和较低的Y/Nb、Rb/Nb、Sc/Nb、Ce/Nb、Sr/Y比值。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整体右倾,具中等—较强的负Eu异常和“W”型四分组效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可进一步归为A1型花岗岩。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晚三叠世时期华北板块北缘处于后碰撞晚期伸展拉张阶段,受幔源物质底侵加热、地壳减薄和乌兰哈达—高勿素深大断裂引张切割等因素影响,下地壳镁铁质麻粒岩相发生部分熔融,熔体在经历较强结晶分异和富F流体相交代后,形成了元山洼铝质A型花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