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美加边界两旁沉积物的不同可追溯到1.2亿年前

潘潇  
【摘要】: <正>加拿大人一直认为他们与其以南的美国邻居有很大区别,现在他们从地质方面得到了证实。新的研究发表在《地质》期刊杂志第四期,这两个北美国家早在1.2亿年前所形成的不同岩石界面与行政国界相符。卡尔加里(Calgary)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安德鲁.雷尔(Andrew Leier)博士提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在1亿~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为一高山,从这个高地流下来的古河水系和不同沉积物分别流向了这两个国家,这是形成两国界线组成岩石不同的主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兆德;陈杰;张会平;;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测定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2 孙枢;;大力发展我国沉积科学(代前言)[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3 姜金夺;;初探准噶尔盆地的形成[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03期
4 曾艳;陈敬安;张维;朱正杰;李键;;湖光岩玛珥湖非残渣态Rb/Sr比值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J];地球化学;2011年03期
5 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刘燕学;;山东胶莱盆地白垩纪恐龙足迹与骨骼化石埋藏沉积相与古地理环境[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6 曹晓燕;葛成凤;杨桂朋;;胶州湾沉积物表面酸碱性质及对铜的吸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Z2期
7 邓晓玫;宋书巧;;广西海岸带研究现状及展望[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7期
8 白薇扬;全学军;谭怀琴;赵清华;赵国良;朱强;;重庆长寿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与环境;2011年03期
9 叶思源;丁喜桂;袁红明;赵广明;王锦;;浙江台州湾潮间带沉积物痕量金属形态及其黄铁矿矿化程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马玉;李团结;王迪;彭艳超;蔡钰灿;王爱军;;珠江口滨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危害[J];热带地理;2011年04期
11 李勇;李海燕;刘慧;;石英尾砂对濠河上游沉积物污染的磁学响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刘春茹;尹功明;高璐;韩非;张会平;;第四纪沉积物ESR年代学研究进展[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13 柏祥;陈开宁;任奎晓;黄蔚;陈效民;杨华;;不同水深条件下狐尾藻生长对沉积物氮磷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Z1期
14 孙毅;母清林;佘运勇;王剑;王艳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李永涛;顾延生;曲赞;;武汉天兴洲近代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6 张雷;秦延文;郑丙辉;贾静;雷坤;;环渤海典型海域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17 ;最新研究进展-地学与天文学专辑[J];科学中国人;2011年15期
18 徐小雄;冯慧敏;陈永敢;马红梅;;西岛内港沉积物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19 胡康博;王毅力;冯晶;李俊清;桂萍;蒋艳灵;;引黄水库沉沙条渠沉积物的组成及理化特征[J];环境化学;2011年06期
20 马莉;李涛;王蕾;;由淡水到海相碳酸盐岩层序的沉积演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秦樊鑫;胡继伟;黄先飞;蒋翠红;李存雄;;红枫湖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徐琛;杨长明;;巢湖市城市内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王文涛;花修艺;董德明;赵蕴珠;梁大鹏;;松花江吉林省江段部分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刘健;张硕;;不同底质含水率下人工鱼礁礁体最大静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岑况;ThomasNeumann;StefanNorra;DorisStüben;;北京市街道沉积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及重金属来源研究[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赵胜男;李畅游;史小红;李卫平;孙标;;乌梁素海沉积物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侯立军;刘敏;许世远;;长江口潮滩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姜作喜;;浅谈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红波;宋金明;;渤海南部海域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研究[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肖化云;刘丛强;;沉积物对成湖前土壤碳、氮比值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梦霞;鄱阳湖沉积物—水界面痕量砷、锑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谢贻发;沉水植物与富营养湖泊水体、沉积物营养盐的相互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娄保锋;有机污染物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效应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4年
5 陈华林;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不可逆吸附行为[D];浙江大学;2003年
6 朱广伟;运河(杭州段)沉积物污染特征、释放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乔永民;粤东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吕晓霞;黄海沉积物中氮的粒度结构及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9 杨坤;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调控机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秦华伟;海底表层样品低扰动取样原理及保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蒯文玲;淮河(安徽段)行蓄洪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白薇扬;阿哈水库中不同形态汞迁移转化规律的初步探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刘伟;上海市郊小城镇河流沉积物营养盐与重金属污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沛生;太湖消浪工程对沉积物再悬浮的抑制效应及其对水体营养结构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5 朱英;东平湖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应珊婷;重金属与表面活性剂共存对沉积物吸附有机物的复合效应[D];浙江大学;2006年
7 孙岩;第四纪泥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其健;生物活动和水动力作用导致黄河口沉积物非均匀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徐玉慧;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生物可利用性的季节性变化[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钱晓莉;贵州草海汞形态分布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万明;我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获突破[N];韶关日报;2005年
2 记者 赵凡;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55启动[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赵亚辉;窥探白垩纪[N];人民日报;2006年
4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李学江;加拿大担忧被加美安全圈套牢[N];人民日报;2010年
5 李学江;减肥,加拿大的全国行动计划[N];人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马丹;多数加拿大人不愿付费在线看新闻[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本报记者 赵凡;中国科学“第三钻”开钻了[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8 金理;加拿大人的商务习俗[N];经理日报;2007年
9 李学江;捉贼为何能惊动全加拿大[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杨守廉 编译;移民新倾向: 涌向美国小城市 普遍青睐加拿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