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基因型甘蔗叶片核酸酶和呼吸酶活性的研究

李杨瑞  
【摘要】:不同基因型甘蔗叶片 RNase 活性的差异以生长前中期较大,伸长后期以后较小。在分蘖末期,同一遗传类型中,分蘗力较强、茎数较多的,RNase 活性相对较高。在伸长盛期,伸长最快的福引79/8 RNase 活性最高。在伸长后期以前,早熟基因型一般表现出较高的 DNase 活性。在同一生长期中,生势旺盛的基因型表现有较高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佩占;;大豆基因型间荚部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J];吉林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2 程启坤;;认识基本生化规律,提高红碎茶品质[J];茶叶通讯;1980年01期
3 符柳英;;抗炭疽病油茶测定新方法——氧化酶筛选[J];湖南林业科技;1980年04期
4 D.S.Virk;S.S.Saini;V.P.Gupta;徐光华;杨士杰;;小麦和水稻纯系及分离基因中γ辐射诱发多基因变异[J];核农学通报;1980年01期
5 K.K.Murthy;M.Singh;孙熙年;;小麦基因型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与产量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1981年02期
6 邵廷富;谢永清;张崇礼;许文昌;;高温窖夏贮洋芋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J];今日种业;1981年02期
7 Mary E.Blakely;L.W.Rooney;R.D.Sullins;F.R.Miller;赵金林;;观察不同基因型高粱果皮和种皮的显微技术[J];杂粮作物;1981年02期
8 З.П.Паушев;Τ.Β.Донцова;王富德;;荞麦种内杂种 F_1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J];杂粮作物;1981年02期
9 刘金素;В.А.Скворцов;;饲料中氧化酶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1981年02期
10 R.H.Busch ,李朝灿 ,涂祖荣;基因型之间的竞争作用对春小麦F_2—F_5混合群体中株高、抽穗期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庆茂;沈征言;;菜豆不同基因型的耐热性差异及其与蒸腾的关系[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2 李宪章;邵莉楣;童喆;;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化学观察[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3 陆维忠;周楠;王裕中;;抗小麦赤霉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4 黄剑华;陆瑞菊;张玉华;颜昌敬;;大麦花培录苗分化因子及其转育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5 刘佩瑛;王玉兰;;魔芋贮藏生理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6 沈征言;朱海山;;菜豆耐热性研究:Ⅱ.高温胁迫对不同菜豆基因型光合率及结实器官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7 王琦瑢;魏文娜;;葡萄不同种类抗黑痘病的几个生化指标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Ⅰ果树)[C];1989年
8 许勇;王永健;;黄瓜耐低温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9 王颉;师洪联;杨秀屏;;不同贮藏条件对‘雪桃’生理变化的影响[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10 张根发;李春喜;;小麦原生质体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瑞芝;玉米基因型的硫效率差异及氮硫互作对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2 姬谦龙;不同基因型美国黑核桃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3 化党领;不同基因型小麦钾效率差异及生理机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4 李绍长;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磷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5 冯佰利;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冠层温度及其生物学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喻敏;冬小麦不同基因型的钼效率及其生理基础[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7 程相朝;新城疫病毒地方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疫病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立桢;基于过程的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赵建军;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及对三联疗法根除治疗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蔚华;小麦金属元素吸收分配特性及胁迫生理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掌子凯;猪OB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胴体性状关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周牮君;植物根系分泌物对难溶磷钾及土壤硒的活化作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母贵琴;不同基因型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及其克隆能力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4 魏俊杰;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及育性恢复机理初探[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夏爱;不同基因型小麦种子水分胁迫下的成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潘发明;血压的遗传度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7 王凤兰;麝香百合杂种系不同基因型的抗热性评价[D];广西大学;2002年
8 朱红梅;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氮代谢差异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魏志强;不同基因型花生磷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10 徐立华;玉米愈伤组织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冰;揭开新城疫病毒奥秘的曹殿军[N];农民日报;2001年
2 通讯员 支勇平;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获重大突破[N];科学时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 庄辉;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预防[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4 顾蓓红;基因分型抗病毒有的放矢 PEG干扰变异者难逃“罗”网[N];科技日报;2003年
5 庾晋;光子技术推进农业革命[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6 记者 吴智斌;延安酸枣组培快繁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陕西日报;2003年
7 记者 吴智斌;延安酸枣组培快繁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陕西日报;2003年
8 杜小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KD)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年
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郝建定宇;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年
10 李维;蘑菇的贮藏保鲜技术[N];湖北科技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