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二酸杂核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王小艳  
【摘要】: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共存的二酸金属杂核配位聚合物具有独特结构,使其在磁性、发光材料等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分别从二酸作为单一配体的杂核金属聚合物、引入其他共存配体的混合配体杂核金属聚合物、杂核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性能以及合成杂核金属聚合物的方法这三方面,论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磊,叶世勇;新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2 刘国正,邵建明;N,N'-二胺乙基两二胺合成方法的改进[J];化学试剂;1996年01期
3 葛裕华;吴亚明;薛忠俊;;3-醛基吲哚-5-甲酸乙酯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6年02期
4 夏志清;杨君;丁从文;;论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6年04期
5 冯驸;胡卫兵;刘红霞;;二苄基二硫醇的合成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季奇;黄飞;李金亮;孟继本;;三种天然脱氧核苷的高效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孙小玲;徐天霏;李兴亚;蒋锡夔;傅伟敏;;二-(1-甲基-1-七氟异丙基)五氟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6年06期
8 王周锋;邓文礼;;卟啉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进展;2007年04期
9 胡琦艳;杨德育;吴少云;;S-甘油醛缩丙酮的合成及其Wittig反应[J];化学研究;2007年02期
10 向清祥;余孝其;张丽群;游劲松;谢如刚;;新型两亲性大环多胺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7年07期
11 魏太保;李伟;徐蓉;张有明;高黎明;;2-(1-苯基-1H-四唑-5-硫基)-N-芳基乙酰胺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08年01期
12 吴倩倩;傅英娟;秦梦华;;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与其在湿部化学的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13 胡凡;杨秉勤;;苯并咪唑-2-丙酸甲酯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试剂;2008年05期
14 赵小菁;呼格吉乐;蒋本国;金黎明;范圣第;;一种新型卟啉-脂质体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通报;2008年04期
15 张苗;冯辉霞;邵亮;赵丹;张强俊;;水溶性聚苯胺合成及聚苯胺在防腐领域的应用[J];应用化工;2008年05期
16 袁立丽;;硫脲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7 王素青;;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8 汪颖军;吴红玉;吴红姣;张莹莹;朱光宇;;SAPO分子筛的合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1期
19 李筱芳;刘浩冲;郑爱庭;于贤勇;易平贵;;N-混杂卟啉的合成及其衍生化反应的进展[J];有机化学;2011年02期
20 汪华;邵军;唐恢同;;某些β-苯乙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J];化学通报;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淑玲;李加荣;孙永江;李青;;1H-喹唑啉-2,4-二酮的新的有效合成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马莺;;海藻糖的合成及相关酶系的研究进展[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杨松;宋宝安;吴扬兰;金林红;刘刚;胡德禹;卢平;;新型含氟a-氨基膦酸酯的合成和晶体结构[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董晓芳;孙迎春;;碳酸二甲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倪成良;苏虎;闫红;;微波辅助下无溶剂合成双(N-乙氧羰基-对甲苯胺基)甲烷[A];第十二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孟江平;郑仕远;蒋和雁;;微波辐射合成苯并咪唑的研究[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肖光参;李旦振;何运慧;孙蒙;陈益宾;付贤智;;不同合成方法的In_2S_3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昌恒;何延红;;酶催化合成2H-1-苯并吡喃-2-酮衍生物[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朱博超;赵旭涛;韦少义;贾军纪;陈雪蓉;;含有异丁基基团的改性甲基铝氧烷合成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武晋雅;韩相恩;杨立华;;几种典型酯类液晶高分子的合成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果东;V(W,Mo)/S/Cu异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录芳;间苯二羧酸及苯磺酰甘氨酸类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郭建维;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改性及其对烯烃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4 何小立;含硅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生物活性和催化活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霄;面手性[2.2]环仿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化学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肖信;碘氧化铋分级微纳结构的合成、表征和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白生弟;硅桥联双脒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硅基取代甲基锂与腈的反应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高飞飞;路易斯酸催化下C-N键形成反应[D];吉林大学;2007年
9 甘志宏;高稳定性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形貌控制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迟玉贤;系列d-f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近红外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美;新型大环席夫碱和大环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09年
2 黄绍鑫;金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及其自组装[D];山东大学;2006年
3 陈艳;含二茂钴阳离子膦配体的金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冷世伟;多官能团POSS基PMMA共聚物的合成与热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陶兰;新型席夫碱的合成及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6 熊长海;典型黄烷酮、黄酮的绿色合成新方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7 杨英宜;5-取代四氮唑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8 周鹏;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淑娟;新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司国栋;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以及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的合成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志正;我结晶氧化铝分子筛研究受关注[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飞腾;大连化物所研究成果引起国际重视[N];中国质量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