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镇宁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变迁
【摘要】:镇宁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发育良好,相变明显,是贵州三叠纪"S"型相变带的组成部分之一。地层序列中各组(段)的岩石组合与沉积相为:大冶组主要由薄层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组成,主体为缓斜坡相沉积;安顺组主要为一套白云岩,为局限台地—台地边缘滩(丘)相沉积;罗楼组与青岩组主要为一套薄层灰岩夹厚层砾屑灰岩,为斜坡相沉积;关岭组、花溪组及杨柳井组主要由白云岩与灰岩组成,为一套局限台地相沉积;垄头组主要由厚块状灰岩、角砾灰岩及少量白云岩组成,下部主要为台地边缘滩相沉积,上部为斜坡垮塌堆积与台缘滩相沉积的交互;边阳组主要为一套砂泥岩组合,代表了盆地相浊流沉积。早—中三叠世各时期的环境变迁颇具特色。印度期总体为缓斜坡环境;奥伦期古地形发生分异,出现了台地—斜坡的新沉积格局,且斜坡坡度变大;安尼期古地形分异更加明显,台缘向前迁移,但沉积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唯斜坡坡度进一步增大;拉丁期台缘向后迁移,出现了较完整的台—坡—盆新格局。
|
|
|
|
1 |
怀保光,齐文同;贵州边阳地区中三叠世的六射珊瑚化石[J];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
2 |
杨善清;马宝华;任保林;陈开国;顾庆阁;;西藏察雅县马拉松多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J];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983年03期 |
3 |
姚华舟;徐安武;汤朝阳;赵小明;;西藏东部早-中三叠世火山-沉积盆地地质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6年03期 |
4 |
刘灵;贵州福泉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J];贵州地质;1997年03期 |
5 |
冯庆来,刘本培;滇西南晚二叠世和早、中三叠世放射虫研究[J];地球科学;1993年05期 |
6 |
张继淹;广西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J];广西地质;1995年03期 |
7 |
唐专红;陆济璞;李玉坤;张能;黄位鸿;唐娟红;;西藏尼玛北部图北湖一带硅质岩中发现中三叠世放射虫化石[J];地质通报;2007年01期 |
8 |
孟繁松;;肋木植物在湖南的发现及其意文[J];湖南地质;1993年03期 |
9 |
邓占球;;桂西和黔南中三叠世珊瑚[J];古生物学报;2006年01期 |
10 |
谢尧武;刘鸿飞;强巴扎西;蒋光武;;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却桑地区早中三叠世查曲浦组层序厘定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0年12期 |
11 |
杜远生;黄虎;杨江海;黄宏伟;陶平;黄志强;胡丽沙;谢春霞;;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的格局和转换[J];地质论评;2013年01期 |
12 |
张振来;长江三峡东部地区中三叠世轮藻化石[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9年03期 |
13 |
张启跃;周长勇;吕涛;谢韬;李富;;滇东罗平地区发现中三叠世安尼期鱼类化石[J];地质通报;2008年03期 |
14 |
黄泽光;高长林;范小林;;中国中西部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沉积盆地原型[J];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01期 |
15 |
刘志丽,童金南;中国南方中三叠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分异[J];沉积学报;2001年03期 |
16 |
梅冥相,高金汉,孟庆芬,易定红,李东海;南盘江盆地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J];现代地质;2002年02期 |
17 |
冀六祥,包存义,王树林,张雪亭,党兴彦,赵呈祥,孟红;青海北祁连区中三叠世孢粉的发现及其意义[J];高原地震;2003年03期 |
18 |
赵宗举;贵州中南部中三叠世群落古生态研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19 |
梅冥相,马永生,邓军,孟庆芬,易定红,李东海;南盘江盆地及邻区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演化——兼论从“滇黔桂盆地”到“南盘江盆地”的演变过程[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
20 |
陈晶;童金南;牛志军;周士钦;宋海军;易飞;;贵州青岩地区早-中三叠世生物地层[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