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贵州省煤层气赋存特征

易同生  
【摘要】: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桐梓—贵阳—紫云一线以西广大区域,尤以六盘水地区量大集中。区域上煤层气的分布主要与构造、煤层厚度、煤岩组分、煤阶、顶底板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国强,林玉成,李一波;恩洪、老厂矿区煤层气资源及赋存特征[J];江苏煤炭;2003年03期
2 李贵山;晋城西区煤层气成因及其赋存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2期
3 焦希颖;三矿井田煤层气影响因素及赋存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1998年04期
4 傅雪海;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10期
5 缪寅生,刘胜利,杨建成;合理开发利用魏家地煤矿煤层气资源[J];煤;2005年01期
6 朱绍兵;云南省煤层气资源量概况[J];甘肃冶金;2004年03期
7 孙斌,赵庆波,李五忠;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勘探策略[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8年06期
8 高小明,王清源;大水头井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发初步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9年03期
9 张泓,彭格林;简评《地质辞典》中的“煤层气”词条[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2期
10 刘洪林,王红岩,杨帆,李贵中,赵国良;我国东北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资源分布[J];特种油气藏;2004年05期
11 ;我国首个数字化煤层气田示范工程投产[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9年12期
12 樊生利;内黄隆起东缘斜坡带煤层气前景分析[J];中国煤层气;1996年01期
13 傅学海,马筱英,夏锁林;江苏煤层气资源分析[J];江苏地质;1997年02期
14 L.诺克斯,徐会军;波兰上西里西亚煤田煤层气资源综合评价[J];中国煤层气;1998年01期
15 盛建海,苏现波;河南省下二叠统山西组二_1煤煤层气地质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年06期
16 潘结南,陈江峰;煤层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参数分析[J];煤炭技术;1999年02期
17 唐书恒,史保生,张春才;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1999年01期
18 李安启,路勇,李祜佑;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问题剖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3期
19 高波,陶明信,张建博,张晓宝;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3期
20 秦勇;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文;秦勇;申建;杨松;赵丽娟;;水城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控气因素[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勇;彭卫东;;SCB60煤层气钻机的研制[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陶明信;;煤层气地球化学与资源类型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刘修源;;使用环境友好的煤炭开采与利用技术 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5 范景坤;;淮北矿区煤层气资源及移动式抽放技术[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保山;张新民;;用典型曲线计算煤层气资源量[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孟军;宋岩;苏现波;柳少波;秦胜飞;洪峰;;煤层气聚气历史研究及其地质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徐会军;王保玉;周东;;晋城矿区煤层气储藏特征及开发前景[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9 黄述森;;山西省沁水煤田沁源区块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富集的地质因素分析[A];2006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全庚;;煤层气与西部开发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模型及应用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2年
2 张冬丽;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开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3 王起新;阜新盆地煤层气储运规律及资源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王红岩;山西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层气成藏特征及构造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蔚远江;准噶尔盆地低煤级煤储层及煤层气成藏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杜春志;煤层水压致裂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7 崔永君;煤对CH_4、N_2、CO_2及多组分气体吸附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8 傅小康;中国西部低阶煤储层特征及其勘探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孙可明;低渗透煤层气开采与注气增产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于洪观;煤对CH_4、CO_2、N_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吸附特性、预测和CO_2驱替CH_4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保山;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2 姚艳斌;基于GIS的华北煤层气资源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郭威;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用变组分煤层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付玉;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陈玲侠;韩城矿区空间数据库建立及在煤层气评价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6 郭大浩;煤层气井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张莲;火花点火式煤层气发动机控制模型及动态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王红岩;影响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构造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9 杨遂发;山西省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10 朱志敏;阜新盆地中部煤层气地质特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华;让“地下之火”成为“地上之光”[N];经济参考报;2009年
2 记者曾令飞;阿拉善盟2010年将建成三座瓦斯发电厂[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3 ;亿吨基地 千亿规模百年企业 能源旗舰[N];人民代表报;2010年
4 本版撰稿:李志军 李天顺 杜朝安;晋煤集团“气”象万千[N];山西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国 实习生 李建;重庆:巨大储量煤层气谁来开发?[N];工人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广泉;煤层气开发利用:化害为利待东风[N];中国煤炭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仝晓波;中国煤层气离产业化还有多远?[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我国加快煤层气商业开发[N];中国煤炭报;2009年
9 记者 段姝贤;我市煤层气产业日渐壮大[N];太行日报;2010年
10 丁志源 杨婷 孙宏芳;中国煤层气产业曙光在前[N];西部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