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1例临床分析
【摘要】:正 中毒原因系运输过程中装有硫酸二甲酯的容器破漏,接触者翻动破漏容器引起的。除直接翻动者病情较重外,其余均为轻、中度中毒,无皮肤灼伤病例。潜伏期最短5小时,最长12小时。主要临床表现是眼痛、流泪、畏光、眼异物感、流涕、声嘶等。视力都在0.4—0.6之间。重者有眼结膜充血、会厌及声带水肿,部份患者肺部有湿罗音;胸片提示有间质
|
|
|
|
1 |
黄萍萍,陈彩秀,杨明茂;两起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临床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6年06期 |
2 |
李程丽;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35例临床报道[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年02期 |
3 |
封苏新;多人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救治转归[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7年03期 |
4 |
封苏新;一起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1998年02期 |
5 |
欧阳细祖,张华;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两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
6 |
邹春娥,宋惠典;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68例临床简报[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8年01期 |
7 |
申锦英;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护理[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8 |
王炳森!200336;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肺损害[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0年06期 |
9 |
金鑫;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1例报告[J];环境与职业医学;1991年04期 |
10 |
张若鹏;20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肺功能分析[J];石化技术与应用;1996年S2期 |
11 |
彭家炯,陈维斌,陆振仁;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六例报告与随访[J];环境与职业医学;1984年01期 |
12 |
雷凯华,潘虎;一起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的调查[J];劳动医学;1998年02期 |
13 |
乔玉兰,付晓宽,李秀云;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7例报告[J];职业与健康;1998年06期 |
14 |
曹殿凤!255067;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继发肺不张临床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年05期 |
15 |
徐贞桂,吴美华;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4例报告[J];江苏预防医学;1995年04期 |
16 |
金芳;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17 |
王世文;一起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调查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1998年06期 |
18 |
劳向前,徐尚斌,刘薇薇,何健民,麦兆生;一起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调查[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8年04期 |
19 |
何伯喜,赵念梅;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1998年01期 |
20 |
韩毓珍,张桂芳;两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治疗体会[J];中国职业医学;199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