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场中压裂返排液絮凝沉降实验研究
【摘要】:应用微波技术对油气田压裂返排液进行了絮凝沉降实验,考察了絮凝剂用量、微波处理时间和功率对返排液废水COD和含油量的去除效果。微波絮凝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油质量浓度降低到8 mg/L以下,脱色效果良好,除浊率可达99%以上,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95%左右,其平均粒度由处理前的98.97μm降低到6.12μm,且返排液的黏度降至1.25 mPa·s,微波絮凝工艺对油气田压裂液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
|
|
|
1 |
段维忠;刘以红;;絮凝氧化耦合技术处理高COD炼化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年08期 |
2 |
何红梅,赵立志,范晓宇;生物法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7期 |
3 |
刘军,赵立志,李健,张红兵;生物法处理压裂返排液实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年05期 |
4 |
何红梅,赵立志,黄禹忠;高分子絮凝剂对压裂返排液处理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3年11期 |
5 |
;全球资源公司开发出低成本微波技术[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9年01期 |
6 |
王玉春;岳建平;高庆鸽;张丽平;顾晓敏;;绥靖油田油井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3期 |
7 |
牛会娟;江波;杜洋;;微电解法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8 |
钟昇;林孟雄;;油气田压裂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6年06期 |
9 |
何伟;;复合法在处理压裂返排液时的最佳工艺流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1期 |
10 |
彭宏飞;王宝辉;郭思奇;;ClO_2催化氧化处理油田酸化返排压裂液[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0年06期 |
11 |
黄宝坤;陈彦;刘鑫;;吉林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J];吉林劳动保护;2011年S1期 |
12 |
涂磊;王兵;杨丹丹;;压裂返排液物理化学法达标治理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
13 |
陈安英;王兵;任宏洋;;压裂返排液预氧化-混凝-臭氧深度氧化复合处理工艺实验研究[J];化工科技;2011年03期 |
14 |
钟显;谭佳;赵立志;杨旭;;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试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11期 |
15 |
刘晓艳,楚伟华,戴春雷,方永奎,李清波;油水乳液的微波分离[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6 |
陈志刚;张来斌;王朝晖;梁伟;;应用微波技术检测天然气管道泄漏[J];天然气工业;2008年01期 |
17 |
李静;王淑敏;马素珍;阎光辉;;无溶剂合成硬脂酸高碳醇酯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04期 |
18 |
钟显;赵立志;杨旭;刘常旭;;生化处理压裂返排液的试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年01期 |
19 |
王玉臣;;应用微波技术开采稠油[J];石油科技论坛;2007年03期 |
20 |
陈若松;;用微波分裂H_2S[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3年04期 |
|